眼部细菌感染病原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18 浏览次数:1244次
感染性眼病是眼科常见疾病,细菌感染常导致眼组织不同程度损伤,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致育了解本院眼部感染细菌的菌种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能帮助医生正确治疗,对细菌性眼病的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天津市眼科医院7年中送检的4646例细菌培养标本的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菌株来源2005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分离的眼部标本4646例,细菌培养阳性菌株1591例。阳性率34.24%二标本来自结膜囊、角膜溃疡分泌物、异物、房水及玻璃体等其中结膜囊标本2350例,占50.58%,角膜溃疡分泌物1048例,占22.56%,异物标本991例,占21.33%、房水及玻璃体标本218例,占4.69%,其他标本39例,占0.84%。标本采集由专业人员取材。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PA)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2.方法:细菌培养及鉴定方法细菌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005年版)临床微生物常规鉴定程序操作,阳性标本按照仪器要求配置一定浓度菌悬液,接种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鉴定卡,370C孵育1824小时后读板。 结果 1.细菌培养阳性率随年度变化:见图1。 从图1表1可以看出从20052011细菌培养阳性率基本在30%以内,随病种结构的变化而波动(例如白内障病人的结膜囊培养多为阴性,眼表疾病科分泌物培养多为阳性,眼表疾病病人增加,细菌培养阳性病例随之增加)。 2.革兰阳性球菌百分比年度变化:见图2} 3.革兰阴性杆菌百分比年度变化:见图3 4.2005-2011年眼部分离前10位细菌分布:见表1,7年送检4646例。细菌培养阳性菌株1591例。平均阳性率34.24%。共分离出24属50种的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9属1156株,占72.66%,其中革兰阳性杆菌3属72株,占4.53%,其中革兰阴性球菌4属33株,占2.0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属330株,占20.74%5.2005-2011年各年前五位菌种分布:见表26.7年中5位主要监测细菌随年份变化情况:见图4。 讨论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感染菌中以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缓症链球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居首,与Garg等「1',,研究结论相似,7年均居首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23.30%上升至2011年的33.90%,增加了10.6%,金黄色葡萄球菌从20052009都呈上升趋势,由1.50%上升至4.80%,到2010,2011又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59%和1.80%,分列当年细菌排名第8位和第9位。而沃氏葡萄球菌始终列在感染菌前5位当中,20062008年连续三年排名第二,2011年排名第五,仅占2.71%。棒状杆菌属始终位于细菌排名前5位,呈现由高到低再逐渐升高的趋势,2005年比例最高占9.2%,2007年比例最低占2.06%。阳性球菌中的藤黄微球菌每年排名除2010年进人前五位,其余各年基本排在6}9位,链球菌属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1.80%上升至2011年的10.40%,在2010年位于细菌排名第3位,2011年细菌排名第2位,升幅较大。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基本保持在第4,5位没有明显变化。在2005年一2008年间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5.63%下降到2008年的3.28%,但2009年开始又有回升,至2011年上升至4.97%有国外报道10年细菌培养平均阳性率50%以上,孙旭光等报道10年细菌培养平均阳性率28.6%,我院7年平均阳性率34.24%,均低于国外报道,主要原因可能为患者就诊前均不同程度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影响了细菌培养的阳性率。 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仍为眼部主要感染菌,前者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且逐年上升,而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问题也日趋严重。后者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几年来有所波动但波动不大,而眼科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但耐药问题亦不容忽视,应引起医师关注。 参考文献 Garg P,Rao GN. Corneal ulcer: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Community eye health,1999,(30):21. 孙旭光,王智群,罗时运. 细菌感染性眼病病原学分析(1989-1998)[J].眼科研究,2002,(0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