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增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893次

弱视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能儿童眼病,是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如直觉、运动、传导以及视觉中枢等未能接受适宜的刺激,使视觉发育功能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以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1]。临床中治疗弱视儿童的方法有很多,笔者就增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探讨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弱视患儿50例(共59眼),男34例(40眼),女16例(19眼),年龄3~9岁,平均5.2岁。其中单眼41例,双眼9例;轻度弱视(0.6~0.8)14例(17眼),中度弱视(0.2~0.5)30例(35 眼),重度弱视(0.1)6例(7眼);其中斜视性弱视6例,屈光不正性弱视33例,屈光参差性弱视8例,先天性弱视3例。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应用增视治疗仪进行治疗。首先对患儿均进行散瞳验光、检验眼位、眼底以及屈光间质等,所有患儿均经复光确诊为弱视。确诊后所有患儿均应用广州市视加医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SJ-200增视治疗仪进行治疗。该治疗主要包括光柵疗法、后像法治疗、低频脉冲刺激、红闪、海丁格光刷以及光疗法等功能。每次治疗选择其中2种功能进行治疗,1次/d, 20 min/次,连续1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5 d,共治疗 4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都对患儿的视力进行复查。

1.3 疗效判断标准[2]:基本治愈:视力提高至0.9或以上;好转:视力提高了0.2或以上;无效:视力仅提高了0.1或无提高或甚至下降均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的病情程度治疗效果的比较:轻度弱视患儿的总有效率为100%,中度弱视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3%,重度弱视患儿的总有效率为57.1%,重度弱视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轻度患儿和中度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不同年龄患儿的疗效比较:5~7岁患儿的治愈率(72.7%)明显低于3~5岁(80.0%)和7~9岁患儿(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弱视是儿童发育期视力低下的主要眼病,其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其不仅会妨碍儿童视力的提高,造成双眼或单眼的视力低下,甚至有可能造成立体盲。临床中,早期的治疗方法较为单一,如红闪、光栅等,疗效不十分理想,而增视治疗仪是一种综合疗法,具有多种功能,且操作简单,每次使用两种不同的功能进行治疗,可增加儿童的兴趣,且多种功能可锻炼儿童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并激发儿童的兴趣,更重要的激活视觉系统促进视觉的发音,从而到达提高视力的目的[3]。

在本组的资料结果中,增视治疗仪的疗效与儿童的病情程度以及年龄有关,病情越轻,年龄越小,治疗的效果越显著。所以对于弱视患儿来讲,应及早的发现,及时治疗,且在学龄前的治疗较为合适。同时,弱视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包括医师、家长、患儿多因素的配合,并长期坚持治疗,方可见效,同时还应加强巩固治疗,一般对弱视患儿的治疗为4个疗程,4疗程后在视力基本恢复正常以后还应加强巩固治疗,以防止出现反复。总之,对于弱视患儿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并注意长期坚持,加强巩固,以更好的提高疗效。

4 参考文献

[1] 尹 婕,杨丽萍,黄振平.弱视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12(19):1129.

[2] 关翠柳.综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弱视疗效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9(2):133.

[3] 周金梅,刘志根.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1,25(4):308.

[收稿日期:2013-07-16 编校:苏建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