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视LASIK治疗伴有老视的屈光不正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669次
作者:胡裕坤 作者单位:(830011)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解放军第474医院眼科 全军眼科中心
【摘要】 探讨单眼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单眼视LASIK)治疗伴有老视的屈光不正对患者视觉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屈光不正伴老视的患者172例中124例施行单眼视LASIK(主视眼按最佳矫正远视力完全矫正,非主视眼近视者低矫0.75~2.00D,远视者过矫0.75~2.00D),35例放弃手术,13例患者双眼全部矫正。观察术后1d;1wk;3mo时的检查结果。结果:术后3mo单眼视LASIK组124例患者双眼远视力0.7~1.2,双眼近视力J1~J3。无因为难以耐受的不适而需要戴镜补充矫正或再次手术者。双眼完全矫正组术后双眼远视力0.7~1.2,双眼近视力J3~J6,8例(62%)视近困难,需配近用眼镜。结论:单眼视LASIK治疗伴有老视的屈光不正安全有效。单眼视治疗在设计手术方案时需根据患者年龄及调节能力、近附加度数、阅读距离、工作性质等综合考虑。
【关键词】 老视 外科学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治疗
0引言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追求,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以其高度的安全性、预测性、稳定性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屈光不正患者[1],其中包括不少已经出现老视的患者。我们采用单眼视LASIK治疗伴有老视的屈光不正,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患者视觉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组172例屈光不正伴老视的患者根据年龄及调节能力、用眼习惯、工作性质等,结合术前详细检查、试戴镜片及充分的医患交流,其中124例患者选择了单眼视LASIK,35例放弃手术,13例选择完全矫正。124例单眼视LASIK患者中男58例、女66例,年龄42~56(平均48.2)岁,其中近视伴老视者105例(85%),等效球镜度数3.25~10.5(平均5.32±4.57)D。远视伴老视者19例(15%),等效球镜度数+2.50~+6.00(平均+3.16±2.24)D。双眼等效球镜度相差1.00D以内者45例(36%),相差1.00~2.00D者61例(49%),相差大于2.00D者18例(15%)。主视眼右眼78(63%)、左眼46(37%)。13例双眼全矫正患者中男9例、女4例,年龄41~52(平均46.2)岁,均为近视伴老视者,等效球镜度数3.00~7.75(平均4.83.±3.14)D。
1.2方法
术前检查,术前常规检查远、近视力、医学验光[2]、裂隙灯显微镜检查、90D前置镜眼底检查、非接触眼压、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角膜超声测厚等,排除局部及全身禁忌证[3]。其中验光检查需重点检查患者的主视眼、非主视眼及其调节能力、阅读习惯距离等。
1.2.1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年龄、眼调节能力、阅读习惯距离及工作性质(工作时用眼的距离)等综合考虑设计手术方案。单眼视LASIK主视眼给予完全矫正,非主视眼近视者低矫0.75~2.00D,远视者过矫0.75~2.00D,试镜,让患者体验术后效果并详细说明设计手术方案的意义,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适当调节镜片度数。必要时试戴角膜接触镜体验。确信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如眼痛、头痛、头晕、恶心等,并充分理解了手术的目的、签手术知情同意书后实施手术。13例(26眼)因为驾驶汽车等原因选择全部矫正的患者根据医学验光的原则按配镜度数实施手术。
1.2.2术前准备及手术
方法同标准的LASIK手术[4]。所有手术未出现与制作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
1.2.3术后处理及随访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10g/L氟米龙滴眼液、人工泪液常规滴眼。术后次日、1wk;1,3,6mo定期复查,所有患者随访均在3mo以上,未出现感染、激素性高眼压、角膜上皮植入等并发症。除常规检查项目外,重点检查双眼近视力、调节幅度,调查1wk;3mo时患者的主观感觉及满意程度。
2结果
2.1视力
术后3mo视力基本稳定,单眼视LASIK组主视眼远视力≥1.0者85眼(69%),≥0.7者124眼(100%)。非主视眼远视力0.3~0.8,近视力J1~J3,屈光度主视眼0.50~+0.50D,非主视眼0.75~2.25(平均1.13±0.64)D,达到术前预期的矫正视力者109例(88%),降低1行者15例(12%),无降低超过两行者。双眼完全矫正组双眼远视力0.6~1.2,双眼近视力J3~J6,裸眼视力达到术前预期水平者20眼,降低1~2行者6眼,无降低超过2行者,最佳矫正视力无下降者。术眼等效球镜度0.50~+0.50D。
2.2主观感觉
术后1wk时单眼视LASIK组102例(82%)无不适主诉,22例(18%)主诉轻度不适,主要表现为视物时清晰度略差,但可以耐受。术后3mo时119例(96%)无不适主诉,5例(4%)轻度不适,可耐受。所有患者均无头痛、眼胀、恶心、行走困难等不适主诉。无因为难以耐受的不适而需要戴镜补充矫正或再次手术者。双眼全矫正组术后1wk及3mo时13例(100%)视远清晰,5例(38%)视近轻度不适,8例(62%)阅读困难,需配阅读眼镜。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屈光不正伴老视所带来的生活不便成为困扰老龄患者的问题之一。目前对屈光不正的治疗技术已相当成熟,对老视的治疗也在积极探索中。老视的治疗除了单焦点老花镜、多焦点镜片、角膜接触镜等非手术治疗外,以手术的方式治疗老视已成为国际眼科界研究的热点[5]。其中有包括前睫状巩膜切开术和激光巩膜切开术[6]的巩膜扩张手术、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MIOL)、传导性角膜成型术(CK)、激光老视逆转术[7]、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8,9]等。但是,手术的方法由于技术和适应证的限制、手术的风险、普及的难度等问题,到目前尚未普遍开展而成为主流。对于伴有屈光不正的老视患者,有很大一部分人往往需要配戴两副眼镜,交替使用,给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给屈光不正伴老视的患者施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目的主要使患者尽量减少对眼镜的依赖程度,方便患者的日常生活。其中,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因其高度的安全性,预测性和稳定性而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成熟技术,对于伴有老视的屈光不正患者实施LASIK手术不存在安全性、预测性等问题,但如果双眼完全矫正,在摘掉原有眼镜的同时又不得不配戴老花镜,还是不能减轻患者对眼镜的依赖程度。LASIK治疗老视除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双焦点切削,多焦点LASIK[10],Q值调整的LASIK等切削模式外,单眼视矫正法在2001年Zaidman就有报道[11]。国内黎春雷等对大龄近视患者行LASIK的治疗基本基于单眼视原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2]。笔者通过对172例屈光不正伴老视的患者详细检查、试镜,结合患者的年龄、工作性质、用眼习惯等,与患者就非手术治疗、LASIK完全矫正、单眼视疗法等的利弊仔细交流后,最终有124例患者选择了单眼视LASIK,35例放弃手术,13例选择完全矫正。单眼视LASIK组术后所有患者双眼同时注视时远视力≥0.8,近视力J1~J3,主视眼屈光度0.50~+0.50D,非主视眼0.75~2.25(1.13±0.64)D,问卷调查显示102例(82%)无明显不适应症状,17例(14%)术后早期有轻度不适,5例(4%)术后3mo时仍有轻度不适,无因为明显不适而不能耐受者。双眼完全矫正组13例(100%)视远清晰,但5例(38%)视近不适,8例(62%)阅读困难,需配阅读眼镜。
本组报道的172例的患者中有124例(72%)接受单眼视治疗,较有的文献[10]报导的明显高,可能有以下原因:(1)前来治疗的患者一般多经过长期考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2)良好的医患沟通及反复的术前试戴眼镜使患者对手术的结果有合理的预期;(3)对非主视眼的矫正不是充分矫正到J1为目标,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本着“够用即可”的原则,这样双眼的屈光参差不致过大而引起明显不适。13例患者选择双眼完全矫正的原因中,8例是因为工作性质或需要驾车而要求良好的双眼远视力,3例因为老视症状不明显,2例因为习惯于双眼全矫戴镜而不希望降低双眼视觉质量。患者对术后视近困难的结果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接受术后配戴近用眼镜。
【参考文献】 1吕帆,王勤美,瞿佳.重视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中华眼科杂志 2005;41:482458
2褚仁远,瞿小妹.医学验光的含义和实施.眼视光学杂志 2002;4:116117
3陆文秀.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102106
4王勤美.屈光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095
5陈旭,朱志忠.老视理论及治疗进展.国际眼科杂志 2002;2(1):1420
6谭永昶,谭旭,周育易,等.激光巩膜切开术治疗老视4例.国际眼科杂志 2003;3(2):128129
7王勤美,张亚丽,王小娟.激光老视逆转术治疗老视的初步临床报告.眼视光学杂志 2005;7:119202
8陈倩.老视手术治疗最新进展.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4;28:303304
9庆文,秦涛,张桂菊,等. LASIK治疗老视眼初步临床研究.山东医药 2003;43:1819
10 Henahan S. Many new LASIK strategies evolving for management of presbyopia. Eurotimes2001;6(5):1011
11 Epstein D, Vineiguerra P, Prueh BE. Correction of presbyopia with the excimer laser. Ophthalmol Clin2001;4(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