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儿童弱视治疗的最佳途径

发表时间:2012-10-08  浏览次数:828次

  作者:李荣华,崔心明,李明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医院眼科,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观察弱视儿童幼儿园管理式与家庭式治疗效果,探讨弱视治疗的模式。方法:将142例弱视儿童分为两个组治疗,一组幼儿园管理式治疗组,另一组为家庭式治疗组,两组治疗设备方法相同,一年后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幼儿园管理式治疗组弱视治愈率高于家庭式治疗组。两组相差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幼儿园管理式治疗方式是弱视治疗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幼儿园式;家庭式;管理;弱视

  在我国儿童视力障碍发病率较高。据调查,弱视患病率为3%~4%;斜视患病率为1%~2%。根据视觉反射发生的过程,儿童在5岁以前视觉反射尚不固定,如果能在此时期内及时地发现并进行治疗,则有很大一部分患儿可以恢复正常视觉功能,且年龄越小治疗的效果越明显[1]。目前弱视治疗多采用家庭式治疗,该治疗方式多受家长的时间督促情况和患儿的依从性影响,因此探索幼儿园管理式弱视治疗方式,对弱视儿童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142例弱视儿童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采用2010-01~2011-10来本院就诊的400例弱视儿童,年龄为3~11岁,平均年龄为6岁,其中女性200例,男性200例。全部儿童均采用散瞳验光及主观验光,确定弱视及弱视程度。

  1.2 分组

  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幼儿园管理式治疗组(治疗组)和家庭式治疗组(对照组),各200例。

  1.3 治疗方法

  治疗设备:采用增视能光盘和穿珠子精细训练,家庭式治疗组吩咐家长督促每日不少于3 h治疗,幼儿园管理式治疗组每天上午8~10点间断进行弱视训练,包括视觉刺激训练15 min,视觉精细目力训练15 min,三级功能训练15 min,穿珠子精细目力训练30 min。下午2~4点重复上午治疗内容。两组治疗时间为12个月。

  1.4 疗效判定及标准

  视力提高两行为有效。

  2 结果

  幼儿园管理式治疗组弱视治愈率高于家庭式治疗组。见表1~3。表1 弱视程度与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表2 弱视类型与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表3 注视性质与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3 讨论

  目前弱视治疗多采用家庭式治疗。由于弱视儿童依从性较差,因此多由家人监督治疗。大部分弱视儿童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但弱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治疗阶段由于弱视儿童的兴趣及家长的重视,弱视得到了持续治疗。随着治疗的进行,家人时间的紧张,患儿的厌倦,弱视治疗不能很好的坚持,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模式,是弱视治疗中非常关注的课题[2]。本文采用幼儿园管理式的方式,除了进行正常的幼儿园生活学习管理外,每日上、下午利用专门时间由专人管理进行弱视治疗。本文结果弱视治疗效果以轻、中度弱视及中心、旁中心注视弱视以及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效果均高于家庭式治疗组。所以认为幼儿园管理式治疗组存在以下优势:①多名弱视儿童集中治疗,增加弱视儿童的兴趣及治疗的积极性在弱视训练中患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坚持训练时间的持续性,从时间上保障了治疗效果;②在弱视儿童集中训练中,幼儿园内配备眼科专业的医生在监督患儿治疗的同时可以从专业方面及时纠正治疗中出现的不正确方式,保障治疗方式的正确性;③幼儿园管理式弱视治疗患儿以幼儿园托管的方式入园进行治疗,减轻了家人的负担,能克服家人时间不足监督不利的缺点,使治疗时间得到保障。

  总之,从本文结果幼儿园管理式治疗组弱视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家庭式治疗组。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管理式治疗是弱视儿童治疗一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秀荣.眼肌学术研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51.

  2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54-2967.

生研界微信
生研界移动端
生研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