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贝复舒点眼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发表时间:2012-07-18  浏览次数:790次

  作者:张兰英  作者单位:山阳县中医医院,陕西 山阳

  【摘要】 目的:探讨干扰素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4 例(39只眼)用干扰素25万U患眼结膜下注射,75万U患眼同侧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每日1次,联合贝复舒点眼,回顾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37只眼痊愈,2只眼基本治愈,视力基本提高或者恢复。结论:干扰素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满意,能缩短病程,降低复发。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干扰素;结膜下注射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KI)引起的一种较常见的角膜病,其发病日益增多,治疗较困难,临床表现复杂。该病的特点是HSKI具有在人体三叉神经节永久潜伏,并可经轴浆运输到角膜,产生复发感染,目前使用抗病毒药物滴眼,药物通过房水—角膜屏障的通透性差,且疗程长,疗效不理想。近几年,我科应用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结膜下注射,以及干扰素同侧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联合贝复舒滴眼液点眼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34 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4 例(39只眼),其中男15 例,16只眼,女19 例,23只眼,年龄15~67 岁,初次发病25 例,复发14 例,浅层点状角膜炎11只眼,浅层实质型18只眼,实质型10只眼(合并葡萄膜炎3 例)。

  1.2 治疗方法

  抽取干扰素25万U,加0.1 mL利多卡因结膜下注射,75万U干扰素做患眼同侧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3~5 d,此后隔日1次,1周后,递减2~3 d 1次(这样可以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患眼局部用贝复舒点眼液点眼4 h 1次,合并葡萄膜炎的用复方托品卡胺滴眼液散瞳及抗生素滴眼液点眼,口服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A,至角膜基本透明,刺激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贝复舒、阿昔洛韦点眼1个月,以巩固疗效。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刺激症状消失,充血消退,溃疡愈合,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后弹力层皱褶及实质层浸润消失,KP吸收或少数色素性KP,房水闪辉(-),视力提高。基本治愈:上述指标基本达到,仅角膜实质层尚轻度水肿,残留KP(+)或FI(+);进步:刺激症状减轻,充血轻微,溃疡缩小,水肿及浸润减轻,KP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2 结果

  本组39只眼,痊愈37只眼,基本治愈2只眼,治愈天数最短7 d,最长15 d。治疗后视力提高2行2 例,2行以上5 例,5行以上12 例,20 例视力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1 例复发,1年后复发3 例。

  3 讨 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具有广谱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具有增强巨噬细胞的巨噬功能和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天然杀伤性细胞功能。将药液注入结膜下,通过角膜淋巴网的单纯扩散作用进入眼内,房水药物浓度大为提高,作用时间快而持久[1]。笔者使用干扰素注射液结膜下注射,考虑到该药为广谱抗病毒性药物且抗病毒效果好,局部注射刺激性稍微大一些,但加入0.1 mL利多卡因后,可以明显减轻刺激症状。一般认为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主要是宿主对单纯疱疹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因此,在结膜下注射的同时采用干扰素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目的是通过颈部、腋部的淋巴网起到抑制疱疹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

  贝复舒滴眼液的主要成分是重组BFGF,能够刺激和调节上皮细胞、基质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的增生、移行及生长分化,从而促进角膜等组织的修复和愈合。贝复舒也能刺激角膜基质或纤维细胞增殖,改善角膜胶原纤维板层的排列更接近于正常的排列趋势,使修复的细胞在形态上和排列上趋于正常[2]。因此,在治疗单纯疱疹性病毒角膜炎时联合贝复舒滴眼液点眼,可以减轻角膜瘢痕的形成,对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缩短病程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道伐.眼科急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3.

  [2]才瑜,吴静安.人角膜上皮平细胞的低钙培养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其增殖的影响[J].中华眼科杂志,2001,4:25926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