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视觉诱发电位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4-20  浏览次数:614次

  作者:饶亚平,蒋克春,彭琦,邹涓,庞春梅,王爱  作者单位: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454医院1内分泌科,2眼科

  【摘要】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者及糖尿病患者分别测PVEP潜伏期LN75、LP100、LN145及波幅AN75、AP100、AN145。

  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尚未出现病变时,PVEP的潜伏期已明显延迟,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进一步发展,PVEP潜伏期进一步延迟,但未达显著性差异。DR及各期波幅下降不显著。PVEP的潜伏期及波幅与视力无关,糖尿病病程早期潜伏期已明显延长,PVEP波幅与病程无关。结论:糖尿病早期PVEP潜伏期即有明显延长,PVEP潜伏期比波幅具更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AbstractAIM To observe the changs of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VEP)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PVEP and DR.

   METHODS The PVEP was examined in normal individuals and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M). The latency of N75, P100, N145 and the amplitude of N75, P100, N145 were measured.

  RESULTS Even in DM patients without DR, the PVEP latency of N75, P100, N145 was significantly delayed (P0.05), but its amplitude was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DM group.Visions of DM patients were not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latency and amplitude of the PVEP. In the early stage of DM, the PVEP latency of N75, P100, N145 was significantly delayed (P0.05), and its amplitude was not related to the course of DM.

  CONCLUS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diabeteds mellitus, the latency of PVEP was significantly delayed The latency of PVEP can possibly reflect the damage degree of DR more preferably than its amplitude.

   KEYWORDS diabetes; diabetic retinopathy;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引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如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之前,早期诊治,有效的控制血糖及改善视网膜的微循环,就可以减少DR的发生或减慢其进程,我们于200402200608对我科行视觉电生理检查的糖尿病患者共142例进行分析,其中104例(208眼)进行了PVEP检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对照组:正常受检者18例,男11例(22眼),女7例(14眼),年龄18~62(平均46)岁,矫正视力≥1.0,屈光不正度数≤2.0DS,既往无眼病史,内外眼检查均未见异常。糖尿病组:104例,男56例(112眼),女48例(96眼),其中I型糖尿病9例,Ⅱ型糖尿病95例,屈光度数≤2.0DS,屈光间质透明,充分散瞳后检眼镜下检查。仪器:检测仪器为重庆康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PS2000型诱发电位仪。

  1.2方法

  受试者保持自然瞳孔,取坐位姿势静坐在暗室条件下的模式翻转棋盘格刺激仪前方约1m处,暗适应10min后进行PVEP检测,检查时采用单眼注视、对侧眼遮盖,左右眼分别检测。引导PVEP的电极片置于前额、耳后、后枕骨隆突下方。(预设计算机程序:放大倍数:20k,分析时间:250ms,刺激次数:100次,刺激频率:2.00Hz,刺激模式:Single,低通频率:75Hz,高通频率:0.1Hz,采集模式:SYSN,空间频率:0.38Hz,图形形状:棋盘格,图形颜色:白色,对比度100%)。将视觉刺激所产生并引出的生物电信号经阻容耦合放大器和AD转换进入计算机作信号平均和叠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Ballantyne1973年分类标准,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Ⅰ、Ⅱ、Ⅲ、Ⅳ期。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数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向方差分析、t检验及逐步回归。

  2结果

  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程度分为0级 (眼底正常组)、Ⅰ、Ⅱ、Ⅲ及以上4组,其结果(表1,2)。以视力≥0.8及0.8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两组资料的t检验。结果(表3,4)。按糖尿病病程0~5a,~10a,~15a分成3组,比较其LN75、LP100、LN145、AN75、AP100、AN145,(表5,6)。分别以LN75、LP100、LP145为因变量,以高血压病程、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吸烟史、性别、入院时血糖、尿微量白蛋白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LN75组尿微量白蛋白及HbA1c被选入方程,P值分别为0.017、0.042,R分别为0.244、0.313。LP100组尿微量白蛋白被选入方程,P值为0.027,R为0.217。而LN145组及分别以AN75、AP100、AN145为因变量,以上述自变量为自变量,结果各自变量均未被选入方程。表1 各组LN75、LP100、LN145之间比较(略)注:在LN75、LP100、LN145各组中,对照组分别与0、Ⅰ、Ⅱ、Ⅲ各组相互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Ⅰ、Ⅱ、Ⅲ各组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2 各组AN75、AP100、AN145之间比较(略)注: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3 各组LN75、LP100、LN145之间比较(略)注:在LN75、LP100、LN145各组中,与视力≥0.8组相比,0.8组LN145明显延长,P=0.005,其余各组视力≥0.8组较0.8组潜伏期有延长趋势,但相互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4 各组AN75、AP100、AN145之间比较(略)表5 各组LN75、LP100、LN145之间比较(略)注:在LN75、LP100、LN145各组中,对照组分别与0~5a组、~10a组及10a组相互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5a组、~10a组及10a组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6 各组AN75、AP100、AN145之间比较(略)注:各组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DR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出现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有发展为DR的可能性。因此,如能在DR发生之前,就可以早期发现视网膜功能改变,早期治疗,就可以减少DR发生或减慢其发展进程。目前认为DR的早期为神经组织病变,即有轴突、轴索变性以及长形纤维细胞和胶元纤维的明显增生,其发生早于视网膜血管病变[1]。PVEP是指视网膜受图形刺激后在枕叶视皮层诱发的电活动,对线条轮廓及其变化非常敏感,是一种非特异性检查,它主要反映视网膜黄斑区、视路和视皮质的功能。从视网膜到视皮层任何部位神经纤维病变都可以产生变异[2,3]。一些研究发现,在眼底无明显改变时视觉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提示视网膜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可能先于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发生[4]。而视觉电生理反映的是视觉冲动在视网膜至视皮质的神经传导的功能状态。其中PVEP主要反映视神经及视觉信息向中枢传导功能。DR可致PVEP异常已被肯定。PVEP对早期DR异常检出率略高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58],因此对于早期发现DR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VEP各波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且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潜伏期逐渐延长,说明可使用PVEP各波潜伏期来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程度。但随着DR程度的加重,潜伏期延长的幅度增长趋缓,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说明PVEP各波潜伏期更适合于发现早期DR。有研究发现,在波幅的比较中,PVEP波幅的改变相对潜伏期改变较滞后[9]。从本组资料可以发现,在DR期,尽管波幅下降与对照组相比仍未出现显著性差异,但其潜伏期的延长却已明显。这说明在使用PVEP监测DR的过程中,以观测潜伏期的改变更有意义。这是因为PVEP波波幅受注视状态、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而潜伏期较为稳定[2]。本文的结果亦表明:AN75、AP100、AN145各值虽随着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呈下降趋势,但因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且离散度大,难以达到统计学意义。中心视力主要反映黄斑区视锥细胞的锐敏度,而PVEP反映的却是包括感光细胞、神经节细胞到视皮层的一系列变化,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中心视力的高低与PVEP的改变并不总是保持平行一致。本组资料显示,以视力高低分组的PVEP的波幅、潜伏期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与黄仲委研究的结论一致[9]。

  本研究资料显示PVEP与血糖无关,但糖尿病早期PVEP潜伏期即有明显延长,而此后随着病程的延长,PVEP潜伏期延迟不明显,与王颖的结论一致[10]。这可能为血糖对眼底的影响是长期漫长的作用。本文还发现潜伏期LN75与尿微量白蛋白及HBA1c呈轻度正相关,LP100与尿微量白蛋白轻度正相关,说明控制血糖,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对于治疗DR及延缓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永昊,张作明,神经组织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早期病变.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22(Suppl)9193

  2李海生,潘家普.视觉电生理的原理与实践 2002205218

  3施沃栋,罗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进展.眼科新进展 2007;27(7)549552

  4 Shirao Y, Kawasaki K. Electrical response from diabetic retina. Prog Retin Eye Res 1998;175976

  5陈雨,朱晓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 2006;6(2)433435

  6伍春荣,马志中,胡莲娜,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的因子分析.国际眼科杂志 2007;7(4)10561059

  7周鑫,舒玲华.应用视觉诱发电位分析视力的价值.国际眼科杂志 2007;7(1)124126

  8邓金印,高汝龙,郦全福,等.52例糖尿病患者图形视诱发电位检测.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5;11162164

  9黄仲委,余杨桂,王燕,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眼视光学杂志 2001;3169171

  10王颖,刘庆淮,袁孝如,等.糖尿病患者22例眼的电生理变化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529730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