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撕法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60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2-03-29 浏览次数:681次
作者:邹树军,韩非,梁平 作者单位:汉源县人民医院,四川 汉源 61700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翼状胬肉的最佳方法,提高翼状胬肉切除术疗效、降低复发率。方法 采用反撕法切除翼状胬肉,同时使用丝裂霉素C局部浸敷。结果 随访1~2年,60例病员治愈56例,治愈率93.37%,4例复发,复发率为6.67%。结论 反撕法方法简单,安全,不易损伤角膜实质层,残留的胬肉组织少。应用丝裂霉素减少术后复发率,不需显微镜等设备,复发率低。
【关键词】 翼状胬肉,反撕切除,丝裂霉素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病因不明确,可能与紫外线过多照射、慢性炎症反复发作,长期风沙刺激有关。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的方法有多种,但手术治疗的复发率较高。如何降低复发率是眼科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课题。我们采取反撕法切除联合使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较好,手术操作简单,可以降低手术复发率,现将我们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6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单眼53例,双眼7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平均41岁。60例中鼻侧翼状胬肉54例,颞侧翼状胬肉4例,双侧同时长入的翼状胬肉2例。翼状胬肉长入角膜缘1mm-6mm不等,均为原发性翼状胬肉。
1.2 手术方法
(1)用1%地卡因表面麻醉,2%的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的混和液结膜下浸润麻醉;(2)用显微结膜剪的一叶沿胬肉颈部伸入胬肉下紧靠体部剪断胬肉;然后用显微镊铗做胬肉向角膜中央方向反撕,可用棉签协助推挤,去除胬肉组织,并彻底清除角膜上残留的组织及角膜缘处的胬肉组织;对肥厚的胬肉则尽量分离结膜下增生肥厚的组织并切除,对较薄的胬肉则不与分离和剪除。(3)将含有0.2mg/ml丝裂霉素的湿润棉片浸敷原胬肉生长的巩膜创面上,棉片湿度标准为:以用镊子夹着提起不滴水的程度为适宜,留置5分钟后用生理盐水溶液约50ml彻底冲洗残留的丝裂霉素。(4)对切除胬肉后巩膜暴露大于3mm宽的用100的尼龙线进行缝合13针,使巩膜暴露宽约为2mm~3mm。(5)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后包贴术眼。术后消炎痛每次25mg每日三次,连用7天。第二日解除包贴,每日点1%氯霉素眼液3~6次,5天后拆除结膜缝线。
2 治疗效果
本组60例,翼状胬肉患者经采用反撕法切除翼状胬肉,同时应用丝裂霉素液局部浸敷。术后随访1~2年,56例治愈,治愈率93.37%,复发4例,复发率6.67%。
复发时间3个月至半年不等。所有病人在术后1周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眼充血、疼痛、畏光症状,部分病员术后半月内都有眼充血、轻微畏光症状,未进行特殊处理自行消失。本组病员未出现视力下降,角膜溃疡,眼球活动受限、复视、白内障等并发症。
3 讨 论
目前认为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巩膜及角膜面的胬肉组织切剥不彻底,有胬肉组织残留。丝裂霉素C是一种抗代谢的药物,能抑制增殖期细胞DNA的复制,对增殖期各期细胞均有抑制及杀伤作用。研究表明[1]浓度为0.2/ml的丝裂霉素C作用5min对成纤维细胞增生有长期抑制作用。有报道[2]在翼状胬肉术后滴用丝裂霉素C能有效降低其复发率,但浓度不易掌握;且滴用过频或持续时间较长时易产生药物蓄积,造成角膜水肿或穿孔、虹膜炎、突发性白内障等严重眼部并发症而术后一次性辅助应用丝裂霉素C方法简便,虽术后有角膜点状浸润或结膜愈合延迟等并发症,但均能在短期内自行消失。我们做此手术的体会是,对较薄胬肉只需从胬肉颈部剪断胬肉,反撕去除角膜上面的头部组织,胬肉体部组织自身回缩后留下约3mm宽的巩膜暴露区,立即进行浸药,不要过多地去分离缝合,刺激巩膜结膜角膜等组织,减少术后的炎症反应和粘连发生,从而降低复发率,撕角膜上胬肉组织的时侯尽量用镊子进行撕,不用刀片刮,对撕去后残余的胬肉组织如能用镊子铗住的尽量用镊子夹住再撕,确实处理不干净的最后才考虑用刀片刮除。我们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反撕法,这种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手术不易损伤角膜实质层,撕去翼状胬肉后角膜上残留的胬肉组织少,且角膜表面光滑。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减少术后复发率,且术中不需显微镜等设备已能将角膜上胬肉组织去除得比较干净;手术也不需羊膜结膜及角膜缘干细胞等材料进行移植,手术时间短,对结膜及角膜损伤小,复发率低。广大基层医院都可开展此术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忠鑫.丝裂霉素C辅助结膜瓣移位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的远期疗效[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4):438.
[2]李琳.联合丝裂霉素C和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