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发表时间:2014-09-26 浏览次数:1100次
心功不全患者容易合并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心力衰竭患者出现死亡一大重要原因为心律失常。临床中常用治疗药物通常具有负性肌力作用,这使得患者在用药时受到诸多限制。胺碘酮为医学界公认的安全有效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可有效对抗患者心肌缺血症状,而且负性肌力相对较轻,对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较为适用。对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男28 例,平均年龄(56.72±3.68)岁,平均病程(2.16±1.83)年;女15例,平均年龄(58.74±3.29)岁,平均病程(2.06±1.57)年。对照组37例,男21例,平均年龄(54.16±3.59)岁,平均病程(2.37±1.22)年;女16例,平均年龄(56.91±3.18)岁,平均病程(2.46±1.23)年。患者均有头晕乏力、心悸与早搏症状。排除标准:①心功Ⅳ级。②电解质代谢紊乱。 ③药物过敏。④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⑤房室传导阻滞。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国药准字Z10950026,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稳心颗粒治疗,1袋/次,3次/d,开水冲服。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配合接受国药准字20130036,赛诺菲圣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胺碘酮静脉推注治疗,若患者为快速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150 mg混合生理盐水20 ml稀释,之后给予静脉推注,速度为10 min/150 mg,待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后控制速度为0.5~1.0 ml/min进行持续性静脉缓注,治疗时间为36 h,在静脉推注的同时给予患者胺碘酮片配合治疗,0.2 g/次,3次/d,口服[1]。
1.3 疗效标准:优:频发室性早搏数量减少大于70%;或者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减少大于90%,室性异位搏动数量减少大于80%;良:频发室性早搏数量减少大于50%;差:早搏数量有所减少或者无减少。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心室心律失常为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主要包括心室颤动、室性早搏与室性心动过速,病情发作时患者通常有头晕乏力与心悸表现,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将会会对患者生存安全造成直接威胁。本研究中采用的胺碘酮为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能够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钾离子通道,有效阻止其外流,并对心脏传导产生抑制,延长心室、心房以及房室结的动作电位,避免建立未折返,降低心率,对实行心动过速有效抑制。同时还可以使血管平滑肌发生扩张,进一步减少外周阻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患者的心肌症状。本研究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优良率(97.67%)明显高于仅接受稳心颗粒治疗的对照组(75.67%),说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有效[2]。胡忠天等同样采用此种方法治疗12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研究组的疗效优良率为96.88%,对照组的疗效优良率为75%,因此认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胺碘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本研究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刘 辉.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2):179. [2] 胡忠天.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疗效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3(6):149.
[收稿日期:2014-04-15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