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动静脉畸形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反复漏诊1例
发表时间:2011-11-22 浏览次数:578次
作者:胡志祥 作者单位:贵州盘县,盘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脊髓血管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
脊髓动静脉畸形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较少见,容易误诊,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1]。本文就1例脊髓动静脉畸形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反复漏诊及其原因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因“反复头痛11年,再次发作1天” 于2009年12月6日入院,1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头痛以双侧颞部剧痛为主,院外行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保守治疗后头痛消失出院,其后间隔6~12个月不等反复出现上述症状,院外多家三甲医院行头颈CTA、MRI、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腰穿检查均未发现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肿瘤等,诊断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每次发病后经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出院。无烟酒嗜好,无结核、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疾患等。查体:神志清楚,五官未见异常,颈亢3横指,胸8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双侧下肢肌力减退,肌力4级。本次入院后给予全脊髓MRI检查,诊断为T8~T10平面脊髓血管动静脉畸形,后经DSA确诊。于2009年12月10日在全麻下行经胸段后正中入路硬脊膜下病灶切除术,术后经过2周治疗出院。出院后随访10个月,患者肢体肌力恢复正常,感觉完全恢复正常,未再出现头痛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
2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原因所致的脑底、脑内血管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进蛛网膜下腔引起,它并非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其中70%~80%属于外科范畴[2]。临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前多有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各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
值得关注的是脊髓动静脉畸形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也不罕见,约有15%的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3],由于大多数蛛网膜下腔出血由颅内疾患所致,对于非颅内疾患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若无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且常规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常诊断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出血原因漏诊,治疗延误,如本例患者反复颅内出血11年,饱受痛苦,造成很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笔者认为,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减少漏诊,在常规的头颅CT、MRI、DSA等检查仍未发现引起颅内出血的病变时,应该考虑到脊髓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然后做病因治疗。诊疗中,关注常见病因,不忽略少见病因才能尽可能减少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 实用神经病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34-336.
2 王维治.应该重视SAH的临床误诊问题.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2008,8(4):195
3 孙红斌,王学峰. 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与实践.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