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治疗鼻泪管阻塞50例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11 浏览次数:569次
作者:肖远亮,曾圆圆,陈曦,杨洁,肖乐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4医院眼科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9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鼻泪管阻塞
慢性结膜炎症引起的泪囊炎及下鼻甲肥大所致的鼻泪管不畅均可导致鼻泪管阻塞,因而出现溢泪、溢脓、泪囊区肿痛等症状。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冲洗、探通、泪囊摘除、鼻腔泪囊吻合、泪道激光、穿线、置管等。治疗效果不理想,易复发,由于手术治愈率低且不易被患者接受。我院眼科一年多来采用鼻泪管内植入永久性人工鼻泪管的介入治疗方法,治疗50例56眼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适应症选择 本组患者共50例,均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的住院及门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年龄12~70岁,上或下泪小管及泪总管通畅,无泪囊区肿块及急性炎症,无高血压、重度心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及萎缩性鼻炎患者,对泪小点闭锁及泪小管、泪总管阻塞患者不宜采用此法,我们共选择50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
1.2 材料及方法 使用湖南华福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鼻泪道阻塞引流包。在术眼结膜囊表麻及术鼻下鼻道填入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后,作面部皮肤常规消毒、铺敷;自术眼上泪小点扩张后用空心泪道探针经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及鼻泪管探入下鼻道,取出下鼻道棉片,将引导丝穿入空心泪道探针至下鼻道内,用导丝钩从鼻孔内取出引导丝下端,退出空心泪道探针;沿引导丝用泪道扩张器从下鼻道逆行扩张鼻泪管达泪囊内,退出芯杆;将人工鼻泪管装入鼻泪管装载器内,用鼻泪道推送器沿鼻泪管扩张器外套内逆行将人工鼻泪管送入泪囊,然后退出扩张器外套、推送器并抽出引导丝;用鼻镜检查,确定人工鼻泪管安放位置;用0.4%庆大霉素+0.1%地塞米松混合液经上泪小点冲洗,直至大量冲洗液进入咽部,手术完毕。
1.3 术后注意事项 (1)术眼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眼液交叉点眼,4~6次/日,持续2周;(2)术侧鼻腔点1%盐酸麻黄素滴鼻液,4~6次/日,持续1周;(3)术后使用0.4%庆大霉素+0.1%地塞米松混合液定期冲洗泪道,1次/2~3日,持续2周;(4)术后嘱禁用力擤鼻、揉鼻等。
2 结果
56眼植管成功患者术后第2天及第3天有少量溢泪现象,泪道冲洗少许返流,但术后5天后均恢复通畅。2例术后一月出现溢泪,给于0.4%庆大霉素+0.1%地塞米松混合液冲洗后复通。植管一周后患者一般无溢泪、溢脓等现象,无局部疼痛及鼻衄等,追踪观察半年患者无反复,认为远近期疗效满意。仅1例萎缩性鼻炎的高龄患者因术后未定期冲洗泪道导致鼻泪管内血凝块阻塞而取出,治愈率达98%(因鼻泪管无法扩张而未能植管者除外)。
3 讨论
鼻泪管内植入永久性人工鼻泪管是一种新型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我院眼科在贵州省内率先开展伞型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曾做过泪道激光或多次探通等治疗的患者鼻泪管阻塞段管腔大多有骨化现象,导致无法探通或不能扩张到位,因而不能植入该种材料,只能改行鼻腔泪囊吻合术。采用人工鼻泪管介入治疗,在操作上应准确到位,避免损伤泪小点、泪小管及鼻腔粘膜等,探针的走向最好是原鼻泪管内,自下鼻道前端出,当下鼻甲肥厚时,术前应使用药物收缩,术中钩取引导丝应顺势而行,必要时可折断下鼻甲软骨,以便能取出引导丝。只有在扩张管进入泪囊后才能将人工鼻泪管伞端顺利送达。术中出血多者有可能形成血凝块堵塞留置管,术毕可用大号冲洗针及大量冲洗液进行冲洗,以确保通畅。术后二日内因泪囊及鼻腔肿胀,常使通畅性下降,但经使用皮质类固醇眼液及1%盐酸麻黄素滴鼻液后均可恢复通常,对术后不通者也可用α-糜蛋白酶冲洗,术后出血者可用平阳霉素冲洗。
我院眼科目前成功植入人工鼻泪管的50例56眼患者中,除1例萎缩性鼻炎的高龄患者因术后未定期冲洗泪道导致鼻泪管内血凝块阻塞而取出外,其余55眼均获得成功,且术后溢泪、溢脓症状缓解。患者无任何不适感。我们认为该治疗方法不需切开皮肤,不影响美观,不破坏泪道组织结构,符合生理要求,适应症较广,风险小,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疗效更好,费用相对低廉,患者痛苦小,乐于接受。熟练者仅需5~10 min完成,极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