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红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8-08 浏览次数:525次
作者:李国兴,韩丽英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河南 卫辉
【摘要】 目的 观察谷红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将80例(80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40例(40只眼)加用谷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40只眼)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视力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5%,2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视力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谷红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显著。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谷红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较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变,常突然发病,病变晚期由于黄斑囊样水肿、新生血管形成及其并发症使视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低视力眼病和致盲,目前尚无满意的疗法。2003年12月至2008年1月, 作者对8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静脉滴注谷红注射液,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80只眼),男44例,女36例;年龄35岁~78岁,平均63岁;右眼45例,左眼35例;病程1~36 d。常规进行视力、眼底、血液流变学等检查,48例荧光造影检查。中央静脉阻塞30例,其中缺血型9例,非缺血型21例;分支静脉阻塞50例,其中缺血型13例,非缺血型37例。46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有不同程度增高。6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21例伴有糖尿病,其中高血压伴有糖尿病1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7~76岁,平均61岁,病程1~35 d。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6~77岁,平均62岁,病程1~35 d。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口服肌苷、地巴唑、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止血敏、促吸收药,同时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原发疾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谷红注射液(阿尔贝拉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B170100010000)15 mL溶于50 g•L-1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H20065232)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张惠蓉等[1]的标准,将疗效分为4级:(1)显效:视力进步5行或恢复至5.0以上,视网膜出血、水肿大部或全部吸收;(2)进步:视力进步2~4行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血管阻塞现象好转;(3)无明显变化:视力进步或退步1行,视网膜出血及血管阻塞情况无明显改变;(4)恶化:视力退步2行以上,视网膜出血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结果
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 4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4. 5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27±0.01,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63±0.02;观察组治疗前后视力有显著差异(P<0. 01)。对照组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31±0.03 ,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40±0.04;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视力高于对照组(P<0.01)。
2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特点是静脉扩张迂曲,沿静脉周围有大片放射状出血,以及水肿、渗出等改变。常见有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央静脉阻塞常好发于筛板处,在筛板处视网膜动静脉和视神经相伴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网使视网膜血管变细,视网膜动静脉共同使用1个血管外膜,当视网膜动脉发生硬化改变时,由于受外膜的限制,视网膜静脉受压变狭窄,血管壁内皮细胞受刺激增生,致使管腔更加狭窄。当伴有其他因素时,如血液黏稠度增高或血液成分改变,就容易形成血栓阻塞。分支静脉阻塞,阻塞点位于动静脉交叉处,动脉常走行在静脉之上,这一解剖特点,使硬化的动脉在壁薄的静脉之上,静脉受压变狭窄,易于形成血栓[2]。本病属难治之症,常规采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炎、抗凝及激光光凝[3]等方法治疗,但疗效不能肯定。
谷红注射液为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物采用独特工艺生产的复方制剂[4]。乙酰谷酰胺在脑细胞中可产生谷氨酸、γ氨基丁酸(aminobutyrate,GABA),GABA与GABA受体结合,抑制兴奋性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的释放,从而对抗EAA的兴奋毒性,保护神经元[5],GABA可提高葡萄糖酸酯化酶的活性,促进葡萄糖、蛋白质等代谢,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对细胞修复,改善脑功能有重要作用[6]。红花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及血脂,乙酰谷酰胺与红花相互协同,共同发挥改善神经组织营养与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有效率仅54.55%,而治疗组有效率达81.40%,应用谷红注射液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提示谷红注射液是一种较传统治疗增视更佳的改善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疾病的药物。推测其作用机制[7]如下:(1)改善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抑制血栓形成。有效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和释放;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全血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及携氧能力;缓解血管痉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释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纠正循环血中TXA2/PGI2平衡失调;促进内皮源性NO的生成与活性,减少内皮素(endothelin,ET)的生成;消除由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消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状态,舒张血管、增加血容量和组织灌注量,改善微循环;(2)减轻缺血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抗EAA的兴奋性毒性,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减少的EAA过度释放,保护神经元;稳定细胞膜,减少Ca2+内流,减少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抗氧自由基作用,有效保护内源性SOD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缺血区的精氨酸加压素及β内啡肽的合成及释放,减轻神经细胞水肿。
【参考文献】
[1]张惠蓉,夏英杰. 407例视网膜静脉阻塞致病危险因素和视力预后[J].中华眼科杂志,1991, 27(5): 271.
[2]谢耀元.尿激酶联合血塞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J].医学文选,2000,19(3): 319.
[3]何夏怡,张少冲,胡超雄.氩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病致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J].眼科新进展,2006,26(2):143144.
[4]李冬平.金特佳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 8(16):753754.
[5]阮英政.25例急性酒精中毒并发脑卒中的救治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11):3031.
[6]李汉业,周义芳.脉络宁配合乙酰从酰胺等治疗中风[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4(2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