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应及早综合干预
发表时间:2011-05-18 浏览次数:473次
作者:王九尚 作者单位:镇平县人民医院,河南 镇平 474250
【摘要】 近视眼是目前危害我国青少年健康最突出的问题,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小学生26.96%、初中生53.43%、高中生72.80%、大学生77.95%。近视占青少年视力不良的98%以上。近年来随着近视眼实验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虽然重要,但导致青少年近视眼发生率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即近距离作业过多而户外活动时间太少。根据儿童屈光发育规律,加强屈光检测,开展近视眼预测与早期采取干预预防措施是可行的。提倡全社会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健全学校卫生服务体系,文教卫生紧密配合,学校卫生与眼科学有机整合,完善近视眼防治体制。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眼 综合干预
近几年来,全国青少年近视率一直持续升高不下。2002年,我国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小学生26.96%、初中生53.43%、高中生72.80%、大学生77.95%。近视占青少年的98%以上。随着近视的度数增高,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迅速增多,高度近视是目前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也是目前危害我国青少年健康的最突出问题。
1 目前的生物医学模式尚无治愈近视眼的有效措
施循证眼科学研究显示[2~4] 目前的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不仅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甚至还没有一种可行的措施能够有效抑制近视的进展。
近年来,许多报道表明毒蕈样胆碱能(M)受体阻滞剂阿托品眼药水有一定的近视控制作用。然而,毒性与副作用限制了其推广。选择性较强的(M1)受体阻滞剂哌仑西平毒、副作用较阿托品明显减少,然而其近视控制作用亦显著降低[5~6]。新的研究表明阿托品和哌仑西平的近视抑制作用与调节无关,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国外多数报道表明,托品酰胺无明显近视控制作用。
配戴眼镜仍然是目前主要的近视矫正措施。通常认为,配戴眼镜可以使患者的调节与集合恢复正常,有助于缓解视疲劳,因此,也有助于其近视控制。但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却表明:为发育期的动物包括灵长类戴凹透镜可以诱导近视[7],以凹透镜矫正抑制实验性近视修复,提示为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配戴凹透镜有可能使其近视加速发展,错失恢复的机会。
配戴角膜接触镜视野开阔,便于运动。但是从凹透镜矫正抑制幼年动物近视修复看,青少年不宜过早佩戴。另外角膜接触镜,配戴时因镜片自身的缺陷、配适不良、不规范摘戴以及异物导致角膜擦伤的机率明显增多。表层点状角膜上皮病变发生率高达50%。较高的设备条件与验光技术要求亦限制了其推广。
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近年来发展很快,然而它也只是治标措施,无明显近视控制作用。尽管它能迅速提高远视力,却比能减少近视眼的并发症。对于青少年手术尤须慎重,应严格把握适应证[4]。
2 环境与行为因素是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虽然重要,但导致青少年近视眼发生率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亦即近距离作业过多而户外活动时间太少。但是,对其发生机制有不同的解释。
2.1 调节学说长期以来,人们一致认为,过度调节是近视眼发生的重要原因。然而,新的研究表明近视眼并非调节过度,而是调节相对低下和迟滞。
2.2 形觉剥夺学说该学说认为调节紊乱(低下或迟滞)使视网膜上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形觉剥夺)是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Wallinan等。(1987)提出长时间近距离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醒觉剥夺。阅读时只有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部位能够获得充分的视觉刺激,而大部分视网膜细胞因缺乏足够的刺激而活性降低,至眼轴增长,近视发展。
3 人眼屈光系统发育规律与青少年近视的可预测性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新生儿绝大多数是远视。随着眼球发育,眼轴迅速增长使屈光力增加,正视化迅速发展,1岁~2岁即接近正视。眼轴增长的同时,角膜变扁平与晶状体变薄则使屈光力下降,使屈光度维持相对稳定。人的眼球发育很大程度上是由视觉环境决定的,通常到13岁~18岁完成,屈光系统变化则持续终生。人的视觉在出生后6个月发育异常迅速,直到2岁~5岁逐渐发育成熟。通常认为人的视觉发育敏感期持续至9岁~12岁,此期间特别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军和等(2001)对于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后进行了10 a连续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4岁正常视力的儿童至9岁时大部分成为近视;6岁以前的正视眼在14岁后全部变为近视;11岁以前的远视眼95%以上变为正视和近视。表明检查学龄前儿童视力,可以预测以后的屈光改变,学龄前儿童视力越好,越应提前预防近视。
1986年汪芳润等测定:4岁~6岁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生理值分别为:6岁+1.60 D~+1.70D,5岁及4岁+2.10D~+2.20D。推测6岁<+1.50D、5岁及4岁<+2.00D者为正视或近视,或虽为远视,但发展成近视可能性较大。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春光等[6]学生屈光阈值研究表明,6岁~14岁学生远视度数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6岁、7岁两个年龄组均为+2.00D,8岁~13岁每个年龄组以0.25D的级差递减,14岁组为0.37D。屈光阈值的提出为预测近视眼提供了判断界值,对于近视眼的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
4 青少年近视应及早干预
根据视觉发育敏感期的最新研究成果,近视干预应在9岁~12岁之前开始,越早越好。根据我国学校卫生资料,8岁~9岁学童视力不良率最低;7岁以前,远视为造成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9岁以后,近视造成视力不良即迅速增加。因此近视干预应抢在9岁之前的学龄与学龄前期开始。
5 青少年近视的综合干预
5.1 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促进学生健康,预防近视眼等常见病的发生是国家教育与卫生方针的共同要求。政府应加大对文教卫生领域的投资力度并加强有效管理,争取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在我国早日实现。加强党对文教作的统一领导,文教卫生有机结合,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有机整合,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依法建设系统高效的学校健康租金与实力保护体系。
5.2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体育、卫生以及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学生自幼养成自觉锻炼身体、合理膳食、科学用眼的良好习惯,掌握必须的护眼技能是其视觉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短时间的望远等自由视觉活动便可有效预防长时间阅读等限制性视觉活动造成的近视。
5.3 认真贯彻国家卫生方针,健全医疗卫生体制 在近视眼防治领域,我国目前承担仅是防治重任的学校卫生保健所与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眼科专业力量薄弱,而眼科专业力量最强的眼科中心、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则忙于医疗.通常难以深入幼儿园、学校开展近视眼防治指导,预防职能严重受限。应遵照预防为主方针,学校卫生与眼科学有机整合,定期让眼科专家举办爱眼讲座,创办健康教育网提高眼科健康教育水平,完善近视眼防治体制。
5.4 可行的近视干预措施及早配戴低度凸透镜 轻、中度近视眼患者配戴近用低度凸透镜可能有助于其近视控制。随着近视度数升高,患者所能耐受的凸透镜度数减少。但因视远不清,学生上课不能配戴,其应用于疗效受到限制。中医预防措施,根据中医穴位按摩理论推出的眼保健操为我国青少年的近视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青少年近视率的持续升高亦表明其不无局限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于厚贤,刘 兵,魏 霞,等.山东省学生视力低下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546-547.
[2] Saw SM,Shih- Yen EC,Koh A, et a1.Interventions to retardmyopia children anevidence basedupdate [J].Ophthalmology,2002,109(3):415-26.
[3] 李文生. 开展我国循证眼科学研究势在必行 [J].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2):75-77.
[4] 瞿 佳. 坚持近视眼防治研究的正确方向 [ J ].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6):321-322.
[5] 胡诞宁. 近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 眼视光学杂志,2004,6(1):1-5.
[6] 胡诞宁. 近视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J ] . 眼视光学杂志, 2004, 6(2):71-74.
[7] Zhu X,Winawer JA,WMlman.Potency of myopic decus in spectacle lens eom pensadon[J]. Inve Ophthalmol Vis Sei,2004,44(7):2818-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