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手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23  浏览次数:555次

  作者:韦萍,李晓林

  【摘要】 观察手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56例57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睫状体冷冻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等综合性手术方法。 结果:术后28眼视力提高(49%)无变化25眼(44%),视力下降4眼(7%)。术后6mo复查视野有改善18眼(69%)。眼压:术前平均眼压49.76mmHg(1mmHg=0.133kPa),术后平均观察18mo,眼压≤21mmHg82%,对照组93%。眼部疼痛、流泪等症状消失。结论:手术治疗晚期青光眼,对于挽救患者视力,防止视野的进行性损害,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青光眼

  0引言

  晚期青光眼(绝对期或近绝对期,视野丧失或视野≤5~10?觷或中心视力≤0.05,眼底呈现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神经乳头凹陷,杯/盘面积比值(C/D)≥0.8,持续高眼压,药物治疗无效,眼痛、流泪或伴头痛,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多因病程较长,视功能损害严重,患者自觉症状突出,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差,但手术治疗,相对风险增大,手术并发症较多,视功能恢复受限。因此,我们对于晚期青光眼,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回顾分析我院2001-04/2004-03手术治疗的晚期青光眼56例57眼,其中不包括因先天性青光眼致角膜葡萄肿而眼球破裂的2例。男29例29眼,女27例28眼,年龄10~80(平均51.2)岁;失明时间(指视力≤0.05~无光感)2mo~8a,平均18.7mo,共36眼。患病类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晚期13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或近绝对期17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晚期或绝对期16眼,继发性青光眼11眼。随机抽取同期手术的非晚期青光眼50例57眼作为对照。

  1.2方法 晚期青光眼中,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46眼,即做以鼻上方或颞上方以角膜缘为基底的高位结膜筋膜瓣,瓣下放置丝裂霉素C棉片(MMC 0.2~0.3g/L)2~4min后,生理盐水或平衡液冲洗,制作4mm×5mm,1/2厚度的板层巩膜瓣,剥离至透明角膜缘内约1~1.5mm,行鼻侧或颞侧透明角膜缘内前房穿刺,切除小梁组织约2mm×2mm,宽基底的周边虹膜切除2mm×3mm,巩膜瓣复位,用10-0尼龙线顶端各缝合1针,巩膜瓣1侧或2侧中央置1针或2针可拆除缝线,前房穿刺口注入平衡液形成前房,观察滤过量适中后分层缝合Tenon囊及结膜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4眼,行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1]后,周边前房注入Helon,用弯钝针头做软性房角分离180~270?觷。睫状体冷冻术4眼,表麻后,于下方角膜缘后约1~2mm,180?觷范围,-60~-80℃分别冷冻6个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1]2眼。1眼因瞳孔膜闭,虹膜高度膨隆,前房极浅,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失败改行手术周边虹膜切除。对照组均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手术方法同前。术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术后1d,开放点眼,糖皮质激素眼水滴眼,复方托品酰胺散瞳。成功率判断:视神经乳头杯/盘比(C/D值无变化),视力无下降或有提高(≥2行),视野不变或改善,不用药状态下眼压或加用1种或2种局部降眼压药物后≤21mmHg,患者工作及生活无明显影响。

  2结果

  2.1视力 晚期组:视力提高28眼(49%);对照组提高40眼(70%),经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表1)。

  2.2眼压 晚期组:术前平均眼压49.76mmHg,观察时间6~48(平均18)mo,20眼眼压21~35 mmHg,其中10眼经加用1种或2种局部降眼压药物后,下降至21mmHg以下,10眼需2次手术或冷冻术、激光睫状体光凝术等,眼压控制率82%。对照组中,有13眼眼压升高,加用局部药物后9眼眼压可维持在21mmHg以下,4眼行2次手术,眼压控制率93%。

  2.3术后并发症 浅前房:Spaeth 3度分型法[2],I°,Ⅱ°浅前房均经散瞳,加强局部抗炎治疗5~10d恢复,1眼Ⅲ°浅前房,眼压>40mmHg。诊断:恶性青光眼,药物治疗无效,先后行前房成形 + 玻璃体穿刺放液无效即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治愈。葡萄膜炎:晚期组中继发性青光眼术后炎症反应较重,房水闪辉征阳性7眼,前房积血5眼,角膜后沉着物KP(+~++)3眼,虹膜后粘连8眼,均经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及散瞳治疗后炎症反应消失,余病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滤过泡的建立:Ⅰ型:微囊状泡。Ⅱ型:平坦弥散泡。Ⅲ型:瘢痕泡。Ⅳ型:“包裹”囊状泡[3]。晚期组中,4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经巩膜瓣上方加压按摩,松解巩膜瓣可折除缝线(术后2~30d通常3~7d)滤过泡形成(表2)。其他:术前大泡性角膜病变7眼,术后6眼角膜水肿吸收,眼痛、流泪等症状消失(86%),1眼终因长期高眼压,导致角膜变性最终斑状混浊。

  2.4视野 术前晚期青光眼有26眼能够检查视野,其中管状视野19眼,颞侧视岛5眼,管状视野并颞侧视岛2眼,术后视野扩大(10~20)18眼(69%),无变化8眼(31%),术后无1眼视野丧失。

  3讨论

  目前在青光眼的分类中,主要依据病因学及前房角的形态分类 ;在临床工作中有时会遇到这样一些青光眼的患者,比如:1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仅残存管状视野,而其中心视力尚可达1.0,但他的生活质量已受到严重影响。基于这种认识及查阅文献,在本组中,我们把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分期中的绝对期或近绝对期,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晚期及绝对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晚期[4],包括继发性青光眼中,凡视野丧失,或视野5~10?觷,中心视力≤0.05,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神经乳头凹陷(C/D≥0.8)且持续高眼压,药物治疗无效,自觉症状重归纳为晚期青光眼,并对它的手术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

  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为多种因素多种机制作用的结果。晚期青光眼大多成因复杂,就诊晚或被误诊。除了高眼压因素外,尚有非眼压性危险因素,如年龄、种族、青光眼家族史、近视、糖尿病、高血压、外周血管病、低血压等。对眼压的耐受能力差,眼内血流灌注压不足,视功能损害较重,药物治疗困难,手术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会增加,故风险相对较大[5]。 在高眼压状态下成功的进行小梁切除术已有报道[6]。我们对56例57眼中的46眼实施了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滤过性手术的安全性十分重要。由于在高眼压状态下,眼球炎症严重,充血明显,毛细血管扩张,在切开前房时眼压骤降而造成眼内出血,脉络膜下暴发性出血以及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6-8]。 我们在术前,应用可耐受的最大限度的药物降眼压治疗,加强抗炎,局部用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激素滴眼液,辅以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术前术后肌肉注射或口服,对于管状视野或残留颞侧视岛的患者,术中舌下含服硝苯地平10mg,以改善眼内血流的低灌注,常规行前房穿剌,缓慢放出房水,降低眼内压。这时后房压力亦随之降低。在行小梁组织切除时,先缓缓切开拟切除的小梁组织一侧,使房水进一步流出,这时前房与后房、眼内与眼外压力差趋于平衡,再完成小梁切除,通过此步骤本组病例无1眼因眼内压骤降,前后房压力差变化而发生脉络膜上腔暴发性出血或球内出血,无1例术中或术后视野丧失。1眼发生恶性青光眼,与眼部的炎症较重,睫状环水肿,晶状体、虹膜膈前移有关,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前房成形+玻璃体穿剌放液术后无效时,再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得以逆转。

  我们采用小梁切除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MMC及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它的意义在于:①术中相对密闭缝合巩膜瓣,前房成形,减少了术后早期因滤过过强而发生的低眼压性浅前房,故两组对照,术后早期浅前房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②依据前房形成,深度,眼压的高低,滤过泡的形态适时拆除(2~30d,通常3~7d)1~2根巩膜瓣可拆除缝线。辅助滤过泡按摩及针剌分离术,维持一定的前房深度,调控眼内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建立。③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的瘢痕化是导致术后眼压升高,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手术中,于巩膜瓣表面1次性使用含MMC的棉片(MMC 0.2~0.3g/L,2~4min),联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技术,滤过泡按摩等方法对于抑制巩膜表层,Tenon囊和球结膜之间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结膜下组织纤维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通过临床观察,晚期青光眼病例,手术前后视力,视野,眼压及手术并发症,特别是手术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视力的提高较对照组为低,这与其病程较长,视功能损害较重有关。术后平均观察18mo眼压的控制率较对照组偏低。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对于晚期青光眼,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仍然可以挽救部分患者的视功能,为患者解除病痛。

  【参考文献】

  1李绍珍,主编.眼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4-435

  2 Spaeth GL. Ophthalmic Surger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Phildelphia: Saunders,1982:346-349

  3周文炳,主编.临床青光眼.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7-388;151-153

  4王建文,孙慧敏.开角型青光眼相关因素基因的研究.国际眼科杂志,2005;5(4):711-714

  5张舒心,刘磊,主编.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9-291

  6余敏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小梁切除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11):885-888

  7权彦龙,张晓辉,孙乃学,邢继龙.恶性青光眼治疗的临床研究. 国际眼科杂志,2004;4(3):458-459

  8刘剑萍,聂尚武,王晓琴,呙明.小梁切除加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青光眼. 国际眼科杂志,2004;4(6):1119-112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