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29例原因及处理

发表时间:2010-07-19  浏览次数:433次

  作者:陈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眼科,海门226100)

  【摘要】 目的: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230例(315眼)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29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29例(29眼)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按Spacth分级法分为Ⅰ级16眼,Ⅱ级9眼,Ⅲ级4眼。除1只眼结膜瓣手术修复,余均通过非手术疗法,包括局部充分散瞳、加压包扎、局部或全身运用激素等方法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最常见的原因是脉络膜脱离,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恢复,必要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关键词】 青光眼;滤过手术;浅前房

  术后浅前房(包括前房消失)是小梁切除术后近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在术后1~2天,随着术后创面愈合,前房逐渐形成,一般4~5天逐步恢复到正常深度或稍浅,如超过5天仍未形成,即称为术后浅前房,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角膜水肿,虹膜前黏连或后黏连,促使白内障发展及恶性青光眼形成等严重后果[1],本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施行青光眼滤过手术230例(315眼),其中发生术后浅前房29例(29眼),现就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行滤过性手术的青光眼230例315眼,其中男98例,女132例,年龄28~80岁,平均56岁;单眼145例,双眼85例。在315眼中浅前房形成29眼(9.2%),29眼中男11例,女18例,年龄35~80岁,平均50岁;单眼25例,双眼4例。青光眼类型:发生浅前房29眼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7眼,开角型青光眼3眼,继发性青光眼1眼。术前眼压:<3.2kPa(24 mmHg) 4眼,3.2~6.67 kPa(24~50 mmHg)17眼,>6.67 kPa(50 mmHg) 8眼。

  1.2 手术方式 230例(315眼)中行小梁切除术161眼,小梁切除术加丝裂霉素c(MMC)131眼,青光眼、青光眼联合白内障的三联手术23眼;29例(29眼)中行小梁切除术14眼,小梁切除术加MMC 13眼,青光眼、青光眼联合白内障的三联手术2眼。

  1.3 浅前房诊断 术后予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膜充血情况,滤过泡形成,角膜透明度,前房深浅,瞳孔大小,非接触眼压测量,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必要时行眼B超检查。浅前房按Spacth分级法[2]分级:周边部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或中央前房比术后前房浅为Ⅰ级,除瞳孔区晶体状与角膜内皮之间存在裂隙状前房外,其他区域的角膜与角膜内皮接触为Ⅱ级;虹膜、晶状体与角膜内皮接触,前房完全消失为Ⅲ级。29眼中Ⅲ级2眼,Ⅱ级12眼,Ⅰ级15眼。

  1.4 浅前房原因 29例(29眼)浅前房形成中脉络膜脱离18眼(62.1%),滤性过畅5眼(17.2%),房水生成减少2眼(6.9%),瞳孔阻塞2眼(6.9%),脉络膜上腔出血1眼(3.4%),恶性青光眼1眼(3.4%)。

  1.5 治疗及转归 29眼中脉络膜脱离16眼给予经局部充分散瞳,加压包扎,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激素,均在术后数天或数周随眼压回升而自行缓减,2眼行 前房成形术治疗后治愈;滤性过畅5眼给予加压治疗后治愈;房水生成减少2眼经局部散瞳,获得良好效果。

  2 讨 论

  一般情况下,青光眼滤过术后1~2天内前房略浅是正常状态[3],但随着结膜瓣、虹膜瓣的愈合和房水分泌恢复正常,前房逐渐形成,术后4~5天内应恢复到正常深度。如果超过7天前房仍极浅或未形成,则应考虑为术后持续性浅前房。根据眼压高低,可分高眼压性浅前房和低眼压性浅前房。

  2.1 低眼压性浅前房 (1)脉络膜脱离:最常见,本组62.1%。多发生术后2天~2周,可与睫状体脱离或水肿并存,眼压<10 mmHg,并伴有虹膜炎。通常认为与术前高眼压、高龄、血管硬化和患者的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有关,也可能与手术切口偏后致睫状体与虹膜突的附着松懈,房水直接进入脉络膜上腔有关。B超或间接检眼镜可确诊。经局部充分散瞳,加压包扎,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激素,大部分可在术后数天或数周随眼压回升而自行缓减。如Ⅱ级浅前房2周后仍无好转,可行前房成形术,如B超示脉络膜脱离〉3 mm ,可考虑行前成形+脉络膜上腔放液术;(2) 滤性过畅:本组17.2%。由于巩膜瓣缝合较松,内切口较大等所致。小梁切除术中应用MMC[4]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有效阻止滤过泡的纤维化,再加上巩膜瓣缝合不严密而致滤过过强,同时MMC对睫状体有毒性作用,使睫状上皮功能降退,房水分泌降少。通常予加压包扎即获良好效果;(3)房水生成减少:本组6.9%。与长期眼压<5 mmHg,睫状体水肿、脱离和炎症,术前长期应用房水生成抑制剂和术中应用MMC[5]有关。可局部散瞳,局部或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无效时可考虑行前重建术。

  2.2 高眼眼压性浅前房 (1)瞳孔阻塞:本组6.9%。与过度使用较强缩瞳剂,瞳孔括约肌收缩,使前后房房水流通减少;晶状体体积较大或晶状体脱位;积血、纤维素、炎症碎屑或黏弹剂等短暂阻滞瞳孔;术后数周可发生虹膜与透明晶状体前囊或虹膜与植入人工晶体之间发生黏连等有关。可用激光行周边虹膜切除术;(2)脉络膜上腔出血:本组3.4%。术前眼压高,眼轴大,均易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需行后巩膜切开引流;(3)恶性青光眼[6](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本组3.4%。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①散瞳;②高渗剂:脱水、浓缩玻璃体;③局部或全身应用激素;④若药物治疗5天前房不能形成则需手术治疗(前房充气及抽取玻璃体;晶体摘除,玻璃体前界膜切开)。

  总之,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应予重视,首先要明确形成浅前房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虽然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恢复,但当瞳孔区晶体与角膜内皮有接触,角膜发生水肿时仍应即刻手术,从而避免眼内组织结构异常而影响视功能。

  【参考文献】

  [1] 赵朋生.滤过术后浅前房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5(11):989-990.

  [2] 吴振中,蒋幼芹.眼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8-229.

  [3] 李朝晖,崔治华,李朝旭,等.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8(16):48-48.

  [4] 李美玉.青光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8-58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