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显微镜下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发表时间:2010-02-26  浏览次数:537次

作者:吴胜卫,孔凡宏,张大卫    作者单位:(101149)中国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眼科 【关键词】  显微镜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0引言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眼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单纯胬肉切除术复发率高达24%~89%[1]。近年来随着角膜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移植为翼状胬肉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我院于200404/200701采用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取得理想效果。

  1临床资料      翼状胬肉患者112例151眼,男63例,女59例,年龄34~78(平均59)岁。翼状胬肉接近或侵及瞳孔区,其中初次手术者106眼,复发者(曾于1~15a前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 45眼。翼状胬肉切除:术前眼滴用3g/L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海伦)3d,双眼翼状胬肉者同时手术。5g/L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2次,使用0.45×12的注射器针头,注入20mL/L利多卡因浸润麻醉,约0.3mL,使翼状胬肉组织隆起,与下方巩膜分离。于显微镜下先将翼状胬肉体部的上皮层游离,继之剥离角膜面的翼状胬肉,尽量不残留翼状胬肉组织,然后分离组织下增生的组织至半月皱襞,剪除大部分增生组织及少许结膜组织,暴露巩膜面约4mm×6mm,行巩膜面烧灼止血,对复发性翼状胬肉小心剥离瘢痕组织,切勿损伤内直肌。干细胞移植: 20mL/L利多卡因上方或下方球结膜下注射,约0.2mL,按压使之扁平隆起,显微剪刀剪取一块等同于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大小的游离结膜片,尽可能取得薄些,不带或少带结膜下组织,结膜片要取到角膜缘内1mm,尽量包含角膜干细胞。缝合时上皮面朝上,用100尼龙线将取下的移植片与病变处的角膜缘对和缝合,在移植片4个角缝合4针并固定于浅层巩膜,其余结膜做间断或连续缝合。取植片部位结膜不缝合。涂红霉素眼膏,四头带包眼。术后第1d滴用3g/L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海伦),4次/d,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舒),4次/d,每日随诊,观察植片生长情况及角膜上皮生长情况,术后10d拆除全部线,以后继续点5g/L典必殊眼药水,4次/d,共2wk。

  2结果      术后第1d,全部患者眼部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较重,与眼部手术创伤和缝线刺激有关。127眼的移植结膜片肿胀,血管迂曲,结膜伸展平坦,对合好,缝线在位,上方球结膜上皮细胞覆盖良好,角膜面光滑透明, 24眼有陈旧性角膜斑翳。3d后,眼部异物感逐渐消失,移植结膜片肿胀充血,移植片没有移位。10d全部患者拆除结膜缝线,移植片生长良好,基本透明,平整,无充血。7眼失访(失访率4.6%) ,随访3~6mo,有1例复发性病例(1眼)复发,复发率0.7%。随访6~12mo,有7例9眼,其中原发性病例4例5眼,复发性病例3例4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6.0%。随访12~24mo,有9例12眼复发,复发率8.0%。原发性病例中5例7眼,复发性病例中4例5眼。

  3讨论      翼状胬肉是外界刺激作用于结膜下组织的胶原纤维,使纤维组织变性,角膜前弹力层损伤,继发上皮变性,结缔组织增生长入已变性的角膜中形成[2]。大多数研究认为长时间日照和紫外线照射显然与胬肉发生有关[3,4]。此外,国内海南省东方市、昌江县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汉族人的胬肉发生率高于黎族人,可见种族和人群因素是影响因素之一,不过不能排除聚居地环境因素的干扰[5]。翼状胬肉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自体带干细胞的球结膜移植,为原翼状胬肉区提供了干细胞,干细胞不仅为病变区角膜缘提供健康的上皮来源,而且还为结膜和巩膜组织提供正常的干细胞,从而防止翼状胬肉复发,达到治疗目的[6]。此术式主要缺点为术后结膜瘢痕形成。我们认为移植片的选取,以下方球结膜组织最常用。保留上方结膜,为将来可能的白内障、青光眼手术保留良好的结膜基础。综上所述,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胬肉切除术是一安全、简便并且性价比高的术式。无论对初发或复发性胬肉,复发率均低,尤其是对初发的翼状胬肉,术后2a的复发率仅为6.6%,且并发症发生少。

【参考文献】  1 SanchezThorin JC, Rocha G, Yelin JB. Metaanalysis on the recurrence rates after bare sclera resection with and without nitamycin C use and conjunctival autograft plalement in surgery for primary pterygium. Br J Ophthalmol 1998;82:661665

  2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Mackenzie FD, Hirst LW, Bottitutta D, et al. Risk analysis 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terygia. Ophthaimology 1992;99(7):10561061

  4阎启昌,刘忠鑫,邱悦,等.三亚地区翼状胬肉发病与紫外线暴露时间相关关系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4):16861688

  5刘汉生,杨洁,钟烈红,等.海南省两县(市)翼状胬肉患病率的调查.中华眼科杂志2001;37(1):2123

  6 Dekaris Z, Gabric N, Karaman Z. Limbaiconjunctiv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for recurrent pterygium. Eur J Ophthalmol 2002;12:17718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