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使用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前房直径的改变

发表时间:2010-02-24  浏览次数:725次

使用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前房直径的改变作者:张帅,汤欣,南莉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眼科临床学院,天津  300020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前房直径的改变。方法 对109例(128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个月利用全景UBM测量水平前房直径和垂直前房直径,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水平前房直径为(11.58±0.43)mm,术后为(11.82±0.35)mm;术前垂直前房直径为(11.59±0.44)mm,术后为(11.87±0.33)mm。术前垂直前房直径与水平前房直径相差(0.01±0.23)mm,术后相差(0.06±0.25)mm。术后水平、垂直前房直径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与术后水平前房直径存在正相关(r=0.68,P<0.01),回归方程为Y=5.3945+0.55438x。结论 白内障患者垂直前房直径略大于水平前房直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水平前房直径及垂直前房直径均增加。可以用术前的前房直径预测出术后前房直径,为选择适合大小的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提供参考。    【关键词】  前房直径;超声生物显微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晶体,人工    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会引起前房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前房直径会发生变化。然而,现有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使得这些改变的量化测量受到一定的限制。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第一次成功地提供眼前节段任何子午径线上的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二维图像,但是它无法显示整个眼前节结构,以往学者所采用的拼图方法测量前房直径会造成很大的误差,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本研究使用全景UBM,可以将整个眼前节的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通过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术后的水平及垂直前房直径的精确测量,探讨手术对前房直径的影响及术前、术后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5年3月~2006年6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值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9例(128眼),其中男46例(58眼),女63例(70眼),年龄为45~79岁,平均为(68.49±8.67)岁。全部人工晶状体行囊袋内植入,除外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和伴有全身疾病的患者。    1.2  检查方法  使用BME-300W型 UBM(天津迈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换能器频率为50 mHz,探查深度约9 mm,视窗显示为12.5 mm×9 mm,横向分辨力不大于10 μm,纵向分辨力不大于60 μm,扫描角度为15°/30°。患者取仰卧位,使非检测眼始终注视天花板绿色视标。将超声探头放在水浴中,探头的中心位置可在超声图像的控制下调整。探头的焦点平面与受检眼的虹膜平面相切。采用9 mm窗深可以将整个前节结构包括在图像中。分别测量术前、术后水平及垂直子午线房角隐窝至房角隐窝的距离,即前房直径。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及Matlab7.0.1软件,对计量资枓采用配对t检验及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进行回归分析。2  结果    2.1  前房直径  全部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直径发生改变,术后比术前增加,术后水平前房直径比术前增加平均为0.23 mm,垂直前房直径增加为0.28 mm。垂直前房直径略大于水平前房直径,术前垂直直径较水平大者为55.6%,术后为58.7%。见表1。    2.2  水平前房直径的相关分析  术后水平前房直径与术前呈正相关(r=0.68,P<0.05)。    2.3  回归分析  由于术前、术后水平前房直径的散点图具有线性特征,所以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5.3945+0.55438x,其中,x为术前前房直径,Y为术后前房直径。见图1。3  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使患者的前房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1],前房直径同样也会发生变化。然而这些量化指标的测量受到了检测仪器和目前所使用的检查方法的限制。UBM是1990年由Pavlin等[2-3]首先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超声诊断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临床推广使用的无创伤性眼用超高频超声图像系统,可以成功地获得眼前段任何子午切面的高分辨、高清晰度的图像,但由于探头扫描角度小,无法精确测量前房直径。而全景UBM增加了超声探头摆动的角度,可以将整个眼前节结构包括在图像中,并可对前房直径进行测量。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全景UBM可以获得清晰的眼前节图像,并可以精确测量全部患者各个子午线上的前房直径。为减小系统误差,所有患者由同一名医生进行UBM检查,并根据扫描图像随时调整探头位置,避免图像的倾斜,从而获得清晰的穿轴平面的眼前节图像。在测量的过程中,要准确辨认房角隐窝的解剖位置进行测量。在检查过程中,为控制被检眼的运动,要求受检者的非检测眼在检查过程中始终注视天花板上固定的绿色视标,为此来获得理想图像。Pop等[4]将鼻侧、中央、颞侧三个穿轴平面的图像进行拼接组合,测量后房直径,这种采用拼图的测量方法可能导致较大的误差。Rondeau等[5]使用全景UBM对14例正常人(28眼)进行眼前节连续子午线扫描,平均前房直径右眼为(12.07±0.32)mm,左眼为(12.06±0.36)mm,采用数学推断法证明了最大前房直径位于水平位。Baikoff等[6]使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107只正常眼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水平前房直径为(12.16±0.40)mm,垂直直径为(12.47±0.40)mm,并且大部分患者的前房形状为椭圆形,垂直直径大于水平直径。Werner等[7]使用22只尸体眼进行测量,水平前房直径为(11.72±0.46)mm,垂直前房直径为(12.08±0.48)mm,大部分眼垂直前房直径大于水平位。在本研究中,所测量对象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测量结果(除尸眼水平前房直径外)均比以上测量结果小,可能是由于亚洲人与欧洲人种的不同引起的。在所测量的患者中,垂直前房直径略大于水平前房直径,术前垂直直径较水平大者占55.6%,术后占58.7%,显示前房的形状为椭圆形。我们发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使前房直径发生改变,术后水平前房直径比术前增加平均为0.26 mm,垂直前房直径增加为0.28 mm。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晶状体摘除后悬韧带张力降低,以及术后房角结构改变等因素有关,但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目前,眼前房直径的测量仍是一个模糊、主观的过程。精确测量前房直径并植入合适尺寸的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nterior chamber-intraocular lens,AC-IOL)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上的白线对白线角膜直径测量估计前房直径的方法,对眼内AC-IOL直径选择不能提供可靠的依据[7]。对于一些在白内障术中因后囊破裂无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患者[8],AC-IOL的植入成为良好补救措施。但是因为术后前房直径可能会发生改变,仅用术前所测的前房直径选择AC-IOL的直径,可能还会造成部分误差。我们对术后前房直径与术前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术后前房直径与术前存在正相关;并推导出线性回归方程,其平均误差为0.205 mm。因此,可以通过全景UBM测量特殊病例的术前前房直径,如晶状体脱离准备行晶状体摘除联合AC-IOL的患者,推导出术后前房的直径,为AC-IOL的选择提供相对可靠依据。张帅等[9]通过利用全景UBM测量眼前节的各种参数,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推导出预测术后前房直径的操作软件和回归公式,为一些不具备全景UBM及UBM的医院提供了选择适合AC-IOL的方法。    总之,使用全景UBM检查结果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水平前房直径、垂直前房直径均较术前增加,手术前后垂直前房直径略大于水平前房直径。本研究表明,全景UBM测量前房直径较传统方法更【参考文献】[1] Hejsek L, Pasta J.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of the eye before and after the cataract surgery[J]. Cesk Slov Oftalmology,2006,62(1):27-33.[2] Pavlin CK, Sherar MD, Poster FS. Subsurface ultrasound microscopic imaging of the intact eye[J]. Ophthalmology,1990,27(2):244-250.[3] Pavlin CJ, harasicwica K, Sherar ND, et al. Clinical use of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J]. Ophthalmology,1991,98(3):267-295.[4] Pop M, Payette Y, Mansour M. Predicting sulcus size using ocular measurements[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1,27(7):1033-1038.[5] Rondeau MJ, Barcsay G, Silverman RH, et al. Very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biometry of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hamber diameter[J]. J Refract Surg,2004,20(5):454-464.[6] Baikoff G, Jitsuo Jodai H, Bourgeon G. Measurement of the internal diameter and depth of the anterior chamber:IOLMaster versus anterior chambe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er[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5,31(9):1722-1728.[7] Werner L, Izak AM, Pandey SK,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mearsurements within the eye relative to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4,30(9):1982-1988.[8] 何守志. 晶状体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0.[9] 张帅,汤欣,刘强强. 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人眼前房直径的研究[J].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9):845-84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