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发表时间:2009-12-16 浏览次数:555次
眼科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作者:王蕾 【关键词】 眼科药物 眼科医师应战眼病的两大基本手段是手术和用药,即使是手术治疗,同样也需要适时用药。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应用于眼科药物的研究领域,促使眼科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在不断革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面对如此繁多的药物,如何更好地应用就成了比较重要的问题。 1 眼科药物治疗的发展 近代眼科药物治疗的发展更加迅速。如1686年John ray记述了颠茄叶引起瞳孔散大,100年后被推荐为用于白内障摘除术。1831年Mein提取出阿托品,1856年用于治疗虹膜炎。1863年Thomas fraser发现毒扁豆浸出液可引起瞳孔收缩,次年Jobst和Hesse分离得毒扁豆碱,被Laqueur于1875年用于治疗青光眼 [1] 。 20世纪30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合成,40年代青霉素等抗生素的相继问世,使各种感染性眼病得以很好控制。50年代,随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葡萄膜炎、角膜基质炎等眼科炎症得到了治疗。在30余年的时间内,眼科药理研究蓬勃发展,陆续问世的眼科专著已有10余部,促进了眼科药理研究的发展。2002年由陈祖基主编的《眼科临床药理学》出版,为眼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眼科用药对机体及眼的作用 药物要发挥作用,必须有足够的量作用于受体。每滴眼药中仅有少于5%的药物被眼内吸收,即为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越高达到的效果越好。因此必须了解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提高利用率。所以要求合理的用药技巧,包括病人的合理用药、用药频率、最佳的用药方式等,还应考虑药物的溶解性、分子量、浓度、眼内扩散屏障、蛋白结合、解剖和功能因素、生理和生化因素、药物载体的影响等。 2.1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是在机体原有生理、生化机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有些药物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的。还有一些药物对宿主无明显毒性,但却能通过干扰病原体的代谢抑制其生长繁殖,从而有利于机体发挥抗病机能,达到消灭或排除病原体的目的。 2.2 药物作用的二重性 用药的目的在于防治疾病。凡符合用药目的而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由于药物作用的广泛性,其余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给病人带来痛楚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结果会同时出现,这就是药物的二重性。医生用药要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3 药物作用的机制 根据药物作用的性质,可以将它们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大类。非特异性作用一般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如离子化程度、溶解度、表面张力等有关,而与它们的化学结构关系不大。如甘露醇高渗透溶液迅速注入血液循环,由于高渗透压吸收水分的作用,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特异性作用则和分子整体结构密切相关。凡具有相同有效基团的药物,一般都具有类似的药理作用。这类药物作用机制大体涉及三个方面:受体学说、参与或干扰代谢过程、作用于细胞膜。上述几种作用机制不是绝对区分、互不相关的。药物作用过程是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的连锁反应 [2] 。了解药物作用的机制,对医生来说可以加深理解药物的作用,指导临床实践。 3 药物在眼内的分布 一般来说,局部用药或结膜下注射,眼前节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而局部用药对眼后节不适合,而全身用药、后部巩膜周围或tenon囊下注射是有效的。最好的办法是直接玻璃体注射。 3.1 结膜 滴眼液和结膜下注射是很好的用药方法。若疾病主要在眼表面,药物无需渗透入深部组织,仅需结膜给药。但治疗慢性结膜炎使用激素,药物可进入房水与小梁网接触,因此不适合。 3.2 角膜 与结膜相比,药物比较容易渗透入角膜,局部滴眼或结膜下注射给药,角膜本身可获得高浓度。如阿托品和氯霉素在反复滴眼后,房水中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浓度。 3.3 前后房水 通过结膜下注射或多次局部滴眼,房水中能达到有效的浓度。在某些情况下,治疗眼前节疾病也可通过全身给药。尽管前房注射能产生较高的浓度,但由于房水循环更新,药物扩散入玻璃体及其他相邻组织,因而持续时间短暂。角膜内皮比视网膜对药物的耐受性好,在内眼手术可采用持续性灌注。在玻璃体给药后,前房的药物浓度变化很大,主要取决于药物种类及眼本身的解剖结构,是否有晶体、人工晶体或无晶体。在无晶体眼内,房水浓度可以与玻璃体浓度相似,而在有晶体眼或人工晶体眼内,前房药物浓度低。这些都与累及前节的眼内炎,特别是慢性眼内炎的治疗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给玻璃体注射药物是不够的。 3.4 虹膜 药物在虹膜中的浓度常常与房水中的水平平行。虹膜下注射后,在注射部位附近的虹膜1/4象限内,药物的浓度高,这种现象可由虹膜下注射散瞳剂后,引起偏中心散瞳得到证实。另一方面,大量的药物可通过注射针眼渗出到达泪膜,最后通过角膜进入眼内。 3.5 玻璃体 与前节相比,治疗用药接近后部是有限的。虹膜下或tenon囊下注射,到达玻璃体的药物浓度比较低。当有眼内炎,血-视网膜屏障不完整时,高浓度静脉给药,玻璃体内可达到较高的浓度。直接玻璃体注射给药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必须严格调整剂量,避免引起视网膜毒性。 3.6 视网膜 血-视网膜屏障防止药物与视网膜接触。直接玻璃体注射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当有眼内炎和其它炎症时,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应考虑全身用药 [3] 。 4 给药途径 4.1 局部滴眼用药 与结膜下注射一起,局部用药是治疗眼前节疾病的最有效方法,在采用全身给药之前,应首先考虑。每间隔15min滴一滴眼药不如在开始治疗时每小时滴几滴眼液(如间隔1min滴3~5滴眼液)有效。在虹膜炎或角膜炎,这种用药方法代替了结膜下注射。在夜间,通过间隙很短时间,3~4h,应用几滴眼药能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 4.2 全身用药 口服:眼科口服药物有CAI、高渗剂、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抗病毒及抗真菌药等。非肠道用药:静脉注射是非常有效的肠道外给药途径,治疗球周和球内感染。静脉应用抗生素,如静脉注射万古霉素前,机械压迫降低眼压,能增加眼内万古霉素的浓度 [4] 。全身用药的缺点是全身副作用,而且药物的有效作用常被限制。 5 眼药的正确使用 5.1 先滴用局麻药可减少眼部刺激症状。 5.2 轻拉下睑将眼药滴入下穹隆部,可以减少眼液外流,延长接触时间,增加每滴眼液的效果。 5.3 在滴用眼药后,双眼轻轻的闭合1~3min可以增加药效,同时增加角膜接触时间和减少全身吸收。 5.4 滴眼后,压迫泪囊区几分钟,可减少全身吸收。 5.5 每间隔1min,滴眼1次,共3-5次,可以增加角膜和房水对药物的吸收。 5.6 为减少药物从眼流出,在应用两种眼药水时,间隔时间至少2min。若同时应用眼液和眼膏,间隔时间应为10~20min,先用眼液后用眼膏。 5.7 给儿童滴眼药时,可将眼药先滴在闭合眼内眦部,然后将眼睑轻轻拉开,眼药流入眼内。 5.8 一种眼控系统已经用于自己用药困难的病人 [4] 。 参考文献 1 杨新光.现代眼科药物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86. 2 陈祖基.眼科临床药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2. 3 凌沛学.眼科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8. 4 张建平,皮裕蜊.眼科药物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