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参差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653次
作者:冯琛莉
【摘要】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的程度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双眼屈光参差但矫正视力≥1.0的患者38例(76眼),平均年龄(29.61±8.78)岁(19~53岁),等效球镜值为(-6.57±3.64)D(0.25~-14.50 D),双眼度数相差(-3.67±2.40)D(-1.50~-12.00 D)。按屈光参差的程度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44眼,双眼度数相差≥3.00 D;B组32眼,双眼度数相差<3.00 D。使用Stereo Optical公司生产的OPTEC6500型眩光对比敏感度测试系统分别测试患者在最佳矫正视力下左右眼的对比敏感度。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 A组患者屈光度高的一眼较另一眼在中高频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下降,在空间频率为6.0 c/d、12.0 c/d和18.0 c/d时,低屈光度眼与高屈光度眼的对比敏感度差值分别为6.54、12.04和6.27,P值分别为0.017、0.001和0.006,差异有显著性;而在低空间频率(1.5 c/d和3.0 c/d),双眼的对比敏感度差值分别为3.54和5.41,P值分别为0.266和0.254,双眼间的对比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B组患者左右眼的对比敏感度在各个空间频率(1.5 c/d、3.0 c/d、6.0 c/d、12.0 c/d和18.0 c/d)中低屈光度眼与高屈光度眼的对比敏感度差值分别为-1.24、5.75、3.00、2.32和3.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824、0.327、0.789、0.419和0.062。结论 3.00 D以上的屈光参差影响中高频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 3.00 D以下的屈光参差不对对比敏感度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 屈光参差 对比敏感度
屈光参差是指双眼的屈光状态不同,其程度或性质有一定差别。两眼度数相差超过3.0 D以上即可出现因融像困难而导致的不适症状。屈光参差者,度数较高眼因长期处于视物模糊状态,容易形成弱视,临床上常以视力作为评价手段[1]。但单纯的视力表检查只能反映黄斑对于高对比度的小目标的分辨功能。即使屈光参差两眼的矫正视力均达到1.0以上,两者潜在的视功能也未必一致。将不同的空间频率作为横坐标,将条纹与空白的亮度对比作为纵坐标,即将视角与对比度结合,测定对于各种不同空间频率图形人眼所能分辨的对比度,可得出对比敏感度函数(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此函数更为全面地反映了人眼的形觉功能。我们用CSF来探讨矫正视力正常的屈光参差是否仍对眼的形觉功能产生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来我院行近视激光矫正手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38例(76眼),男20例,女18例,排除屈光不正以外的眼部疾病,矫正视力达1.0以上,平均年龄(29.61±8.78)岁(19~53岁),等效球镜值为(-6.57±3.64)D(0.25~-14.50 D),双眼度数相差(-3.67±2.40)D(-1.50~-12.00 D)。按屈光参差的程度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44眼,双眼度数相差≥3.00 D,平均年龄(32.09±9.67)岁(19~53岁),等效球镜值为(-5.88±3.78)D,双眼度数平均相差(-4.88±2.52)D;B组32眼,双眼度数相差<3.00 D,平均年龄(26.19±6.15)岁(19~40岁),等效球镜值为(-7.52±3.25)D,双眼度数平均相差(-2.02±0.47)D。
1.2 CSF测试方法 使用美国Stereo Optical公司生产的OPTEC6500型眩光对比敏感度测试系统分别测试患者在最佳矫正视力下5种空间频率[1.5,3, 6,12和18周/度(cycle/degree, c/d)]左右眼的对比敏感度。每个空间频率上共有9个光栅格,其内正弦波的频率从上到下递增,对比度从左到右递减,条纹为3个不同的方向,即垂直、左倾和右倾,鼓励受试者尽力去观看,直到看不出任何光栅条纹的方向为止,在记录表格中相应位置记录下每排回答正确的光栅数及位置,从而得出其对比度值的记录终点值。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对屈光参差患者左右眼不同空间频率下的CSF值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A组对比敏感度 A组患者屈光度高的一眼较另一眼在中高频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下降,经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发现,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但代表高阶像差水平的双眼间高阶像差均方根值经秩和检验发现,差异无显著性(Z= -0.020,P>0.05)。
2.2 B组对比敏感度 B组患者左右眼的对比敏感度在各个空间频率(1.5 c/d、3.0 c/d、6 c/d、12 c/d和18 c/d)经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发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且代表高阶像差水平的双眼间高阶像差均方根值经秩和检验发现,差异亦无显著性(Z=-0.473,P>0.05)。
3 讨论
对比敏感度是反映人眼辨认平均亮度下两个可见区域差别的能力指标,是人眼对恰好能识别出的某一空间频率(视标大小、粗细)的黑白相间光栅或条纹阈值的倒数。对比敏感度低频区主要反映视觉对比度情况,高频区主要反映视敏度,中频区则集中反映视觉对比度和中心视力综合情况。
Cambell等[2](1968年)通过对比观察提出,视觉系统是由一系列独立的神经通道组成的,每一通道都只与其特定的很窄范围的空间频率和方向性有关, 且有它自己特定的敏感性范围。所有的对比敏感度功能都是上述每一通道的反映,而视力检查仅只测试了其中一个通道的功能,故其较视力而言更能全面反映人眼的形觉功能。
两眼球发育的不平衡即双眼眼轴不同的增长速度是造成屈光参差的一个主要原因[3],而与角膜屈光力的变化无明显的相关因素[4]。
CSF曲线基本呈抛物线图形。有研究表明,近视眼屈光系统的CSF在坐标上呈近似直线,随着空间频率的增加,CSF下降得越快,反之则下降得慢[5]。而高度近视眼的对比敏感度异常常随近视程度的增加而更明显,其CSF曲线有下列几种主要改变:①高频段明显降低。②中、高频段显著降低,曲线的高峰频率“左移”。③全频段显著降低,曲线高频端的截止频率“左移”[6]。
屈光参差易产生弱视,影响双眼的视功能,而对比敏感度是弱视早期视觉改变的最有效的诊断手段之一。那么在矫正视力达到1.0及1.0以上的屈光参差患者其对比敏感度是否仍有差异?本项研究的结果显示,3.00 D以上的屈光参差影响中高频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 3.00 D以下的屈光参差不对对比敏感度产生明显影响,且屈光度高的一眼较另一眼其CSF曲线的高峰频率向左移。其可能的原因为,虽然双眼的矫正视力均达到了1.0,但当其屈光参差程度较大时,患者选择戴角膜接触镜抑或在选择框架眼镜时使一眼欠矫,并往往习惯长期用一眼看远,使度数较高眼功能上受到潜在的抑制,从而影响其中高频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因精细分辨觉主要有赖于视网膜锥细胞的功能,当个体发育成熟后,理论上同一个体双眼的锥体细胞总数应存在一定的均衡性,而当一眼的眼轴在随后的成长中增长过快,亦可能导致黄斑部锥体细胞的密度减少,进而影响其对比敏感度,当然这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
另一个可能的混杂因素为优势眼的影响。但据裘凯凯等[7]通过调查屈光参差患者主导眼与近视程度关系时发现,虽然两者未显示统计学上严格的相关性,但有较大比例的优势眼为高近视性屈光不正眼。这与Cheng等[8]的报道发现主导眼同非主导眼比较,近视的程度更深,眼轴更长相符。由此推测,本研究中在屈光参差程度较大组中,屈光度低的一眼中高频空间频率范围的对比敏感度较另一眼为佳并非因为此眼为主导眼,从而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上对比敏感度较视力检查更能全面地反映患者的形觉功能,有助于一些眼病的早期诊断、手术时机和治疗方式等的选择,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影响人眼形觉功能方面的相关因素,应加以推广。例如青光眼的早期即可表现对比敏感度的异常[9],这种异常甚至出现在视野缺损出现以前。当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纤维损伤<50%时,眼底、视野都可以没有改变,但对比敏感度先于视盘和视野损害而下降,并随病情进展逐渐损害中、低频部分,它比视力表检查更加敏感地反映了青光眼病程变化,对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视功能损害程度判断及治疗效果评价等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Agarwal A,Agarwal A,Agarwal T,et al. Results of pediatric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0,26(5):684-689.
[2] Campbell FW,Robson JG. Application of fourier analysis to the visibility of gratings[J]. J Physiol,1968,197(3):551-566.
[3] Tong L,Saw SM,Chia KS,et a1. Anisometropia in Singapore school children[J]. Am J Ophthalmol,2004,137(3):474-479.
[4] 赫天耕,史秀茹. 屈光参差眼角膜地形图分析[J]. 眼科研究,2000,18(3):247-248.
[5] 黄小明,李乐平,金成鹏. 近视眼屈光系统CSF的初步研究[J].眼视光学杂志,2003,5(2):95-96.
[6] 彭耀裕,余杨桂. 高度近视眼的对比敏感度[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4):209-211.
[7] 裘凯凯,吕帆. 优势眼与近视的关系研究[J]. 眼视光学杂志,2004,3(1):13-15.
[8] Cheng CY,Yen MY,Lin HY,et al. Association of ocular dominance and anisometropic myopia[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4,45(8):2856-2860.
[9] Hawkins AS,Szlyk JP,Ardickas Z,et al. Comparison of contrast sensitivity,visual acuity,and Humphrey visual field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glaucoma[J]. Glaucoma,2003,12(2):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