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前房放液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728次
作者:刘武装,李 攀,文先环,张瑞涛,寇 婷,孙月明
作者单位:710100 陕西西安,西安航天总医院眼科
【摘要】 目的 前房放液技术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临床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300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的40例高眼压患者,裂隙显微镜下用一次性4号注射针头在角膜缘辅助穿刺口处后唇压迫放液,放出带有黏弹剂、皮质碎屑、脱失色素及房水大约0.3~0.4 ml。结果 经过前房放液后除角膜水肿内皮皱褶明显减轻外,角膜内皮弥漫性油滴状物消失。眼压分别下降在5~8 mm Hg之间,放液后30 min检查视力较前提高3~4行,患者临床自觉症状减轻。结论 前房放液法是一种科学、简单、方便、确切易于操作的技术,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的高眼压时非常实用,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高眼压;前房放液
高眼压是不同方式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笔者对近三年来进行的300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的40例高眼压患者,采用前房放液获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300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的40例高眼压患者中,其中男23例(占57.5%),女17例(占42.5%),年龄最小54岁,最大76岁,平均62.8岁。40例高眼压患者均在手术后第一天检测眼压,采用美国莱卡TA555型非接触眼压仪。眼压分别在36~42 mm Hg之间,除因手术创伤反应出现的角膜水肿、内皮皱褶外,可观察到角膜内皮呈弥漫性油滴状物附着改变。患者自述视物模糊、眼球酸胀等症状。
1.2 方法 手术眼在严密消毒后采用庆大霉素稀释液或0.25%氯霉素滴眼液冲洗结膜囊,0.4%倍诺喜表麻剂点眼2次,每次2滴。裂隙显微镜下用一次性4号注射针头在角膜缘辅助穿刺口处后唇压迫放液,放出带有黏弹剂、皮质碎屑、脱失色素及房水大约0.3~0.4 ml。未做辅助穿刺口的可用15°一次性穿刺刀制作辅助穿刺口直接放液,5 min后测量眼压,30 min后检查视力,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必要时行二次前房放液。
2 结果
40例高眼压患者中,有3例患者行二次前房放液。其余37例均为一次放液,经过前房放液后除角膜水肿内皮皱褶明显减轻外,角膜内皮弥漫性油滴状物消失。眼压分别下降在5~8 mm Hg之间,术后30 min后检查视力较前提高3~4行,患者临床自觉症状减轻。
3 讨论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开展,前房穿刺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眼科临床工作中[1]。笔者体会前房穿刺放液术是一项操作简单、方便、快速、确切应用广泛的技术。如果一个正常人的房水代谢过程中,按0.2 μl/min计算,24 h大概产生房水量2.8 ml,分泌0.4 ml的房水需要6 h代谢。房水的容积换新率为每1 min换新1%~1.5%,前房水约1.5 h全部更新[2]。利用前房穿刺放液的方法便可迅速更换前房液中残留黏弹剂、皮质碎屑、脱失色素及房水大约0.3~0.4 ml。正常情况下10 min房水生成速度达到房水容积50%,30 min恢复正常房水量,使眼压恢复正常。前房放液不但降低眼压,而且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了患者因眼压增高而出现的视物不清造成的心理压力,解除了高眼压直接对眼球的生理影响。同时应用前房放液技术还极大地减少了降眼压药物的用量和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观和客观视力检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0 min视力提高较前3~4行,眼压下降在5~8 mm Hg之间。在临床操作前房放液时还应注意到以下几点:(1)要高度树立无菌观念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过程。(2)放液过程应注意不要速度过快,严格禁止在大瞳孔下放液,防止虹膜脱出及人工晶体位置改变。(3)应用一次性针头中尽量减少进入前房操作,避免对虹膜组织的刺激而引起炎症反应。
总之,前房放液法是一种科学、简单、方便、确切易于操作的技术,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的高眼压时非常实用,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靖妍,姜立超.前房穿刺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07,7(3):784.
2 贾金辰,杨进献.眼科临床常用数值.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