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丝裂霉素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9-08-27  浏览次数:754次

  作者:刘祥龙,贾秋菊    作者单位: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吉林 吉林 132000;2.吉林市中心医院眼科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翼状胬肉是影响视力的常见眼表疾病。单纯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29%~88%[1]。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原因不明,复发后变性结膜组织生长更快,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术后复发成为眼科翼状胬肉手术急需解决的问题。丝裂霉素C(MMC)具有抑制纤维增殖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在复发性胬肉切除术中应用MMC,评价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复发性翼状胬肉65例72眼,其中,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48±4.5)岁。胬肉头部侵入角膜大于2mm,曾行1~2次单纯性胬肉切除术。其它外眼疾病除外。

  1.2 方法 结膜囊滴0.4%奥布卡因眼液局麻,常规消毒,上开睑器,2%利多卡因于胬肉体部结膜下注射麻醉。距角膜缘1mm处,剪开结膜和结膜下组织,离断胬肉体部和头部;剥离切除胬肉头部,彻底清除角膜表面变性的结膜组织至角膜表面光滑;分离体部结膜、结膜下组织和Tenons囊,暴露巩膜,剪除结膜下变性组织。将0.03%MMC浸泡棉片置于角膜缘外裸露的巩膜上,棉片大小2mm×3mm,持续4min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以去除残余MMC。游离结膜,固定浅层巩膜缝合两针,术毕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单眼纱布覆盖,于术后1周拆除缝线。

  术后局部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每日4次,持续1个月,术后1天、1周、1/2个月、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复诊,给予裂隙灯检查眼前节、眼底镜检查眼后节及测量眼压,记录有无角膜浸润、巩膜溶解和复发等并发症情况。规定胬肉再次长入角膜超过角膜缘称为复发。

  2 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2周角膜上皮愈合、结膜上皮化良好,无感染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2例(2.8%),再次行应用MMC翼状胬肉切除术,术中应用0.03%MMC持续5min,余治疗同前;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角膜上皮愈合良好,结膜上皮化良好。

  在随访6个月内,所有患者眼压均正常(10~21mmHg),未见巩膜溶解、角膜穿孔、虹膜炎及青光眼等并发症。

  3 讨论

  MM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与DNA链上鸟嘌呤形成共价键,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胬肉术后的复发[2]。本研究中,针对复发性胬肉患者将MMC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2.8%。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单纯性胬肉切除术的复发率相比,明显降低,显示单纯性胬肉切除术联合术中应用MMC可以有效降低胬肉的复发率。

  但是,曾有文献报道,应用MMC后的严重并发症,如巩膜变薄溶解、角膜穿孔、虹膜炎、青光眼等[2]。基于应用MMC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尽管发生率低,甚至本研究中没有发生,但仍要重视。术中MMC棉片贴敷时,应避免接触其它组织,贴敷后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以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术中联合应用MMC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简便、有效的方法,相对安全,但仍需要长期及大样本病例的观察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1] Singh G,Wilson MR,Foster CS.Mitomycin eye drops as treatment for pterygium[J].Ophthalmology, 1988,95(6):813-821.

[2] Wong VA, Law FC.Use of mitomycin C with conjunctived autograft in pterygiumsurgery in Asian-Canadians[J].Ophthalmology,1999,106(8):1512-1515.

生研界微信
生研界移动端
生研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