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753次
作者:阿曼古力·吐迪
【关键词】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是新生儿的急性传染病,若不能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并发症,致损害视功能,现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5年门诊治疗的198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1~2006年共收治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198例,男104例,女94例,就诊时间为出生后2~15天,均为双眼发病。临床症状及检查:患儿就诊时全部表现为双眼睑水肿,睁眼困难,双睑裂部及结膜囊有大量淡黄色或黏稠的脓性分泌物,轻轻挤至穹隆部可见大量脓液流出,结膜充血(++),间有小出血点水肿(++++)。85例双角膜各有3 mm×4 mm大小白色浑浊区,28例单眼角膜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浑浊区,19例角膜症中见4 mm×6 mm大小溃疡,中央坏死,可见暗褐色色素膜嵌顿,前方极浅,瞳孔移位,34例双角膜无水肿浑浊,结膜水肿充血。病原菌检查:所有病例均取分泌物涂片检查,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诊断为淋球菌性结膜炎。病史:有23例患儿母亲产前已确诊为淋病患者,余患儿父母亲未行检查。
1.2 分型标准 轻度:眼睑水肿,睁眼受限,结膜充血水肿(+++),结膜囊分泌物少量至中量,角膜无浸润;中度:眼睑高度水肿,睁眼困难结膜充血,水肿(++++)。睑裂区及结膜囊分泌物中量至多量,角膜可见浸润灰白色病灶;重度:眼睑高度水肿无法睁眼,结膜高度充血水肿,间有小出血点,脓性分泌物极多,角膜溃疡形成,可合并穿孔,虹膜嵌顿。
1.3 治疗 局部用生理盐水或10000 u/ml青霉素溶液冲洗结膜囊每日1次连续3日,10000 u青霉素滴眼液每10 min 1次,分泌物减少后改为每30 min 1次,根据炎症控制情况逐渐延长滴药间隔为2~3次/d,维持7~12天。轻度仅局部用药;中、重度全身加用青霉素10~20万u/(kg·d),分2次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青霉素80~120万u/(kg·d)。中度者用托品酰胺散瞳,重度者用0.5%或1%阿托品散瞳。
1.4 结果 经治疗症状消退后,结膜刮片检查革兰阴性球菌转阴者为治愈,经治疗,轻度14例均7天内痊愈,角膜透明。中度29例在8~10天痊愈,2例结膜留有薄翼,其余病例角膜透明。重度2例11~12天痊愈;1例角膜近穿孔者留有白斑;1例角膜穿孔者遗留粘连性白斑。
2 讨论
由于性病的发生和蔓延,淋菌性结膜炎也随之发生和增多,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主要是经产道直接污染或经污染的手,物品间接污染。本组病例其双亲中均可查到有淋菌感染,要重视产前检查,对孕妇异常规做阴道分泌物涂片,一旦发现有淋球菌感染者产前要彻底治疗并强调父母双方同期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新生儿出现症状要早期诊治,提倡新生儿出生后常规预防性滴眼,使用硝酸银液减少新生儿眼部感染,并用生理盐水或眼用缓冲液洗眼睛以防本病的发病,同时避免用不洁的手或毛巾为新生儿洗脸。
淋菌性结膜炎患儿经局部和全身应用青霉素疗效确切,青霉素作用于细菌繁殖期,能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对淋球菌有高效杀灭作用,除过敏反应外其他毒性很小。新生儿因自身免疫功能未建立,对青霉素不产生免疫反应,故临床上较少发生过敏,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一般家庭都能接受,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应用青霉素治疗,分别在7~12天痊愈,笔者认为青霉素是治疗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首选药。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稀释冲洗及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