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院内卒中的发病因素及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10 浏览次数:1118次
脑卒中是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也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院内卒中是指入院诊断为非卒中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的卒中,约占整个卒中的10%左右。现对我科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诊治的26例院内卒中的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的防范工作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诊治的因非卒中住院而发生卒中的患者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5~74岁,平均(46.48±11.74)岁。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并均经颅脑CT和(或)MRI确诊。其中15例急性脑梗死,11例脑出血。所有病例均有同一医生确诊,都符合院内卒中的诊断标准。
1.2方法:对26例院内卒中患者的发病因素进行总结,分析诱发院内卒中的可能因素所在。
1.3排除标准:①入院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24h后被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②入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再次发生出血的患者;③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2结果
2.1 26例院内卒中患者的入院主要诊断及可能诱因:见表1、2。
2.2治疗及转归:所有患者在院期间一律按常规方法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同时按脑卒中的治疗原则进行纠正,如维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氧自由基及营养脑细胞,纠正颅内高压及水肿,营养支持和防治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4例死亡,其余22例都好转出院。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类脑血管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死三种。该病发病原因是局部血液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像葡萄糖之类的营养物质与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之间的供需平衡异常所形成。而这种以局部血液循环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流经其的血流发生异常改变,其中以血管直径缩小或局部闭阻最为常见。而血液动力学在某种情况下发生改变,如血压高低的骤然变化、血流速度的突然减慢或增快、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及血液黏度变稠等,都可激发脑卒中的发生[2]。引起院内卒中发生的因素较多,许多基础疾病都是其高危因素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缺血性卒中。院内卒中的发病原因有:①紧张的情绪、基础疾病严重者、应激状态、血压的波动过大,脑血管的破裂等。②严重的脱水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诱发脑血栓发生。③降血压药物使用过多,颅内长时间成低灌流状态,因血流动力改变而发生脑梗死。④外伤性脑梗死、介入、手术、原有的动脉斑块脱落或附壁血栓在手术中因操作而脱落诱发的急性脑梗死。⑤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量过大。
有学者对45例院内卒中的患者的研究发现[3],其中心脏病或接受手术者的脑梗死34例(75.6%),25例(55.6%),院内卒中的高危因素可能为年龄较大(65岁以上)、长时间卧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感染发热、心脏病、颈动脉狭窄、外科手术等,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一致。本次结果还发现,所有26例院内卒中患者中4例死亡,其他患者的预后较好,这与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发病,诊断和治疗均十分及时有效相关。各级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院内脑卒中的治疗方式及适应症。住院患者受病情影响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因治疗中的某种药物对凝血系统形成影响,牵连心脑血管的循环,或者因手术、介入治疗等造成等,因此该类患者比院外人群更容易发生卒中。因此建议临床对上述情况的患者,应尤其重视防范。同时各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各种基础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并注重各治疗方式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非神经专科医生对院内卒中相关情况的把控,以降低院内卒中的发生以及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4]。院内卒中一般发生的时间地点固定,可使原有疾病恶化,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得到有效诊治,延误病情,给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不但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引发矛盾,导致纠纷产生。因此,应提高医护人员对该病的认识,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解,并评估危险等级,同时重视对在院期间血压的控制;对手术患者,术前沟通时应采用合理的方式告诉家长,并在围术期重视防范;防止诱发的医源性因素的存在;同时严密对患者进行观察,当其有明显的意识改变、失语、复视、眩晕、偏瘫等脑血管疾病症状时,应立即给予相应的辅助检查,如头颅CT或MRI,必要时可请神经科会诊,以早期确诊,使病情得到及时的控制,对院内卒中的防止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4参考文献
[1]夏永志,冯华.院内卒中[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2005,6(13):425.
[2]王新德.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63.
[3]王海峰.医院内卒中24例原因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6,26(1):31.
[4]Mackensen GB,Ti LK,Phillips-Bute BG,et al.Cerebralembolization during cardiac surgery:impact of aortoc atheromaburden[J].Br J Anaesth,2003,91(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