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卒中后抑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2-11-30  浏览次数:1094次

作者                           作者单位

籍玉红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新乡 453002

宋景贵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新乡 453002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 是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它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增加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13]。PSD患者除存在躯体、认知和社会心理障碍等常见症状外还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近年来,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电生理检查被认为是检查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有效手段[4]。作者对PSD患者、脑卒中患者、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SSR指标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SSR在诊断PS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 卒中后抑郁组:选择2005年8月至2006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老年科的住院患者,脑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5];抑郁症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修订本(CCMD3)[6]。在发病2周时进行诊断。同时进行汉密尔顿(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测定,分别大于20分和50分者为入组标准。符合标准的共33例,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7~65岁,平均(55.68±7.81)岁,文化程度:大学5例,中学20例,小学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例,心血管病病史3例,糖尿病病史2例。(2)脑卒中组:选择同期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并经CT或MRI证实,共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5~68岁,平均(57.36±6.83)岁,文化程度:大学6例,中学21例,小学1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2例,心血管病病史5例,糖尿病病史4例。(3)抑郁症组:选择同期心理科住院患者,其诊断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周后进行HAMD量表和SDS测定,分别大于20分和50分者。共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3~65岁,平均(54.65±6.98)岁,文化程度:大学7例,中学13例,小学10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1例,心血管病病史2例,糖尿病病史2例。(4)健康对照组:患者家属和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健康职工共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5~65岁,平均(55.09±7.12)岁,文化程度:大学8例,中学13例,小学9例。既往无严重的心、脑、肝、肾疾病和糖尿病史。以上4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所有入组者均经受试者或监护人知情同意。

排除痴呆、失语、失认不能配合检查者;有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病史者;双向情感障碍和已用过抗抑郁药物者;文盲不能配合检查者;年龄<40岁或>70岁者。

1.2 方法

1.2.1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查 采用丹迪KEY POINT 肌电/诱发电位仪,在安静的屏蔽室内,受试者采用仰卧位,室温22 ℃~29 ℃,使用银质圆盘电极,记录电极置于手掌心,其背侧置参考电极,刺激腕正中神经,电极间阻抗<5 kΩ,电刺激时程为0.1~0.2 ms。带通1~30 Hz,分析时间为5 000 ms,灵敏度1.0 mv,刺激电流强度为20 mA,随机刺激,刺激间隔1 min,每例重复刺激4次,取4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异常判定:测量SSR波起始波潜伏期(s),并以对照组的±2.5 s为正常上限,超过者属异常;同时对波幅进行测量,测量4个波中波幅最高的一个波,若低于对照组最低者为降低(异常)。

1.2.2 抑郁情绪评定 在患者病情稳定,血压控制在21.3 kPa/12 kPa以下时,选择下午1~2时(避免日间情绪变化的影响),由2名受过训练的医师共同评定(事先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0.83)。采用SDS(以统一指导语指导研究对象自行填写)和24项HAMD评定抑郁程度。HAMD评分在20分以上者定为抑郁,SDS评分通过公式Y=Int(1.25X)转换,即用粗分(一个测验中的各项目得分相加,称测验的粗分)乘以1.25取其整数部分得标准分,大于50分者定为抑郁。为尽可能减少评定误差,将HAMD和SDS评定均符合标准者定为入组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2 结果

PSD组与脑卒中组、抑郁症组和对照组比较,SSR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1)。脑卒中组和抑郁症组比较,各指标无差异(P>0.05),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SR波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P<0.01),见表1。表1 各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潜伏期及波幅结果比较与脑卒中组、抑郁症组及对照组比较,aP<0.01;与对照组比较,bP<0.01

3 讨论

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占脑卒中患者的20%~50%[7],卒中后抑郁能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89]。PSD患者不仅存在躯体、认知和社会心理障碍等常见症状,还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一方面,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会诱发或加重脑卒中患者多系统并发症的发生[10],使抑郁症状扩大化;另一方面,抑郁也可导致脑卒中患者对慢性疾病的心理调节机能减弱,加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从而不利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脑卒中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多种多样,如高血压、体位性或发作性低血压、心律失常、膀胱和大肠功能紊乱、头晕、偏瘫侧肢体温度降低、脱水和过度出汗等。其损害机制可能是由于卒中病灶影响到了自主神经的皮层中枢所致。SSR 是脑和脊髓共同参与的皮肤催汗反射,反映节后交感神经的功能状况和感觉传入和中枢处理过程。Korpelainen等[11]认为皮层损害可导致患者注意状态的下降,从而产生SSR 抑制。本研究结果发现:PSD患者组的SSR波潜伏期和波幅较其他3组明显延长和降低,证实了PS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存在明显的损害,与国内报道[12]基本一致。但本研究中抑郁症和脑卒中患者的SSR异常表明抑郁情绪和脑部损害对自主神经均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PSD患者的记忆、思维、注意等认知能力的缺陷势必影响中枢处理过程,进而表现为SSR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PSD患者存在较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损害较抑郁症和脑卒中为重。SSR作为一种被量化的神经电生理指标,简便易行且无创伤,在疾病的初期,无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就能很好地发现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因此可作为判定PSD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实验室指标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程 丰,邵国富,包仕尧.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8):533536.

[2] Kong KH,Yang SY.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chronic stroke survivors attending a rehabilitation clinic[J].Singapore Med,2006,47(3):213218.

[3] Nannetti L,Paci M.Motor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J].Disabil Rehabil,2005,27(4):170175.

[4] Selcuk B,Ersoz M,Inanir M.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 in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J].Neurol India,2006,54(3):279282.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6]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8.

[7] Paolucci S,Gandolofo C,Provinciali L,et al.Quantification of the risk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the Italian multicenter observation study DESTRO[J].Acta Psychiatry Scand,2005,12(4):272278.

[8] 张朝辉,宋景贵,王夏红,等.腔隙性脑梗死60例抑郁情绪及P300电位的对照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23(1):1415.

[9] 常红娟,仝照磊.脑卒中后体象障碍60例临床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4):398399.

[10] 陈 君.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评价[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2003,23(1):3032.

[11] Korpelainen JT,Tolonen U,Sotaniemi KA,et al.Suppressed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in brain infarction [J].Stroke,1993,24(9):13891392.

[12] 宋景贵,陆兵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与事件相关电位对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6):67567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