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复方五倍子箍围膏的安全性实验研究

发表时间:2014-05-26  浏览次数:983次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传统中医对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结合中医辨证,属于血热证,故治疗多沿用了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寒凉药物。复方五倍子箍围膏是我科在整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20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参考中药现代药理研究,在中医“箍围理论”的指导下,以寒凉箍围、收敛箍围为法则,精心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复合中药外用制剂,经临床运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未见明显副作用。为了考察它的外用安全性,笔者进行了该药物的皮肤急性毒性实验、一次用药皮肤刺激性实验、多次用药皮肤刺激实验及皮肤过敏性实验研究,以评价其外用给药过程中的安全性。

1材料与方法

1.1药物复方五倍子箍围膏,由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药剂科提供;白凡士林,由长春市立达卫生材料品厂提供,批号:2006.0408;阳性致敏药:2,4-二硝基氯苯(规格:25g/瓶,上海试剂一厂,批号:20080617),临用时以乙醇配制为1.0%的致敏浓度和0.1%的激发浓度。

1.2动物健康Wistar大鼠,体重190~220g,雌雄各半;健康大白兔,体重2.0~2.5kg,雌雄各半;健康白色豚鼠,体重250~300g,雌雄各半,均由泸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川)2008-17,使用许可证号:SCXK(川)2008-065。

1.3实验方法

1.3.1皮肤急性毒性实验选择健康Wistar大鼠30只,雌雄各半,于实验前24h将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剔毛约40cm2,随机分成三组,即基质对照组(凡士林),正常皮肤复方五倍子箍围膏组,破损皮肤复方五倍子箍围膏组,每组10只。破损皮肤的制作,用16号注射针在脱毛且消毒的皮肤上做数条 “#”样划痕,渗血为度。分别将基质涂在脊柱脱毛区域(0.2g/只),为基质对照组;将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均匀涂抹脊柱脱毛完整皮肤区域(0.2g/只),为正常皮肤复方五倍子箍围膏组;将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均匀涂抹脊柱脱毛破损皮肤区域(0.2g/只),为破损皮肤复方五倍子箍围膏组。涂抹24h后用温水洗去受试物,观察,然后涂抹相同受试物,连续7d,每日观察并记录动物的体重、四肢活动、皮肤、毛发、眼睛、粘膜、呼吸的变化,有无发抖、震颤、流涎、腹泻、嗜睡、昏迷等全身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若遇动物死亡,及时尸检和进行肉眼观察,必要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1.3.2皮肤刺激性实验

1.3.2.1一次给药的皮肤刺激性实验选择健康大白兔20只,雌雄各半,于给药前24h分别在兔背部脊柱两侧用8%硫化钠脱毛约7.5cm×10cm(相当于家兔体表面积的5%),保持皮肤完整。取10只白兔,实验时将复方五倍子箍围膏lg/只,涂敷于右侧脱毛区,将基质对照组凡士林涂敷于左侧脱毛区作空白对照lg/只,24h后用温水洗去受试物,去除受试物后1、24、48、72h观察涂敷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及恢复情况和时间。另取家兔10只,脱毛方法同上,试验时用注射针做数条“#”样划痕,涂药方法、剂量及观察指标同完整皮肤刺激性试验组。试验结果按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评分,计算平均分值,进行刺激强度评价。

1.3.2.2多次给药的皮肤刺激性实验实验方法与观察方法仍按一次给药实验进行,但每天给药1次,连续7天,去除受试物1、24、48、72h后肉眼观察,记录各自的平均反应分值,按评分标准记分及强度标准判断刺激强度。

1.3.2.3刺激性症状评分标准参照文献[1]皮肤刺激性反应分值标准评分。红斑:无红斑为0分,勉强可见为1分,明显可见为2分,严重红斑为3分,紫红色红斑为4分。水肿:无水肿为0分,勉强可见为1分,可见(边缘高出周围皮肤)为2分,皮肤隆起约1mm且轮廓清楚为3分,水肿隆起1mm以上并范围扩大为4分。

1.3.2.4皮肤刺激强度评价标准刺激指数平均值=(红斑总分+水肿总分)/动物总数),分值<0.5为无刺激性;分值<2.09为轻度刺激性;分值<6.0为中度刺激性;分值>6.0为强刺激性。

1.3.3皮肤变态反应实验

1.3.3.1实验方法取健康白色豚鼠24只,雌雄各半,于给药前24h用硫化钠于豚鼠脊柱左侧脱毛,脱毛区域每侧约4cm×4cm,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复方五倍子箍围膏组,空白基质(凡士林)对照组,2,4一二硝基氯苯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致敏接触:将三组豚鼠分别涂复方五倍子箍围膏0.3g/只,空白基质(凡士林)0.3g/只,1% 2,4-二硝基氯苯0.1ml/只。于第7、14天以同样方法重复1次。激发接触:末次致敏后第14天,将受试物复方五倍子箍围膏0.3g/只、空白基质(凡士林)0.3g/只、0.1%2,4-二硝基氯苯0.1ml/只分别涂于相应动物的右侧脱毛区,6h后去除受试物,然后分别于即刻、24、48、72h观察评价皮肤过敏情况。计算致敏反应发生率,按致敏发生率推算致敏性,致敏反应发生率=过敏反应动物数/动物总数×100%。同法计算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致敏率。

1.3.3.2致敏性症状评分标准参照文献[1]皮肤过敏反应程度的评分标准评分。红斑:无红斑为0分,勉强可见为1分,明显可见为2分,严重红斑为3分,紫红色红斑为4分。水肿:无水肿为0分,勉强可见为1分,可见(边缘高出周围皮肤)为2分,皮肤隆起约1mm且轮廓清楚为3分,水肿隆起1mm以上并范围扩大为4分。

1.3.3.3皮肤致敏性的评判标准致敏发生率(%):0~10无致敏,11~30轻度致敏,31~60中度过敏,61~80重度过敏,81~100极度过敏。

1.4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用(±s)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若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

2实验结果

2.1皮肤急性毒性实验涂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后,大鼠未见异常反应,饮食、大小便和活动均正常;完整皮肤急性毒性实验组大鼠皮肤无红肿,无死亡;破损皮肤急性毒性实验组大鼠皮肤划痕可见红肿、结痂,划痕周围皮肤无红肿,无死亡。所有动物体重增长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0.05)。提示,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对大鼠皮肤毒性很小。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对大鼠体重的影响,见表1。表1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2.2一次给药的皮肤刺激实验结果表明,对实验动物正常皮肤刺激实验中,涂敷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在1、24、48、72h均无红斑和水肿出现,与基质对照组凡士林侧相同,两组的平均反应刺激强度分值均<0.5分;对实验动物破损皮肤刺激试验中,在划痕区涂敷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和凡士林,除有刀痕结痂外,与基质对照组凡士林侧相同,两组的平均反应刺激强度分值均<0.5分,提示复方五倍子箍围膏与凡士林对正常及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见表2。表

2复方五倍子箍围膏一次用药对白兔皮肤刺激的反应分值与刺激指数

2.3多次给药的皮肤刺激实验结果表明,复方五倍子箍围膏与凡士林组多次给药后对完整皮肤与损伤皮肤的平均反应分值无明显差异,两组对完整皮肤与损伤皮肤的反应刺激强度分值均<0.5分,提示复方五倍子箍围膏与凡士林对正常及破损皮肤在多次用药的情况下均无刺激性,见表3。表3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多次用药对白兔皮肤刺激的反应分值与刺激指数

2.4皮肤过敏实验阳性对照组在激发给药6h后,按评分标准评分反应即刻观察的总积分为16分,平均分为2分,致敏率达到100%;24h、48h和72 h后观察的总积分平均分分别为1.52、1.52和0.85分,但致敏率仍达到100%;而复方

五倍子箍围膏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无红斑、水肿产生,致敏率为0,见表4。表4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对豚鼠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3讨论复方五倍子箍围膏药物组成主要包括五倍子、白芨、黄芩、土茯苓等共计6味中药,其中以五倍子为主药凉血收敛,遏制毒邪扩散;黄芩、土茯苓等清热解毒,除湿消肿;白芨收敛,消肿,载药上行。现代药理研究[2]亦表明黄芩等寒冷药物有效成分具有明显抗炎症反应、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3-5],五倍子、黄芩、土茯苓等均具有不同程度抑菌抗炎作用。五倍子、白芨具有收敛止血,减轻毛细血管扩张的作用。此外有报道证实[6]白芨有效成分能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全方共同达到抗炎、抑制角化增殖、收敛抗血管增生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Wistar大鼠外用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后,无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健康成年家兔外用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后无刺激性反应出现;豚鼠外用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后,未见红斑、水肿和死亡等过敏反应出现。说明复方五倍子箍围膏外用安全可靠,是一种新型的复合中药外用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叔云,汴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7-238.

[2]王砚宁,毕新岭,顾军,等.黄芩甙治疗银屑病的机制研究 [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4):13-15.

[3]梅全喜.现代中药药理临床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990.

[4]王砚宁,毕新岭,顾军,等.黄芩甙影响人成纤维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3):152-154.

[5]纪莉连,范怡梅.土茯苓体外抗菌活性实验[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2,14 (5):115-118.

[6]刘明志,唐建洲,张建社,等. 白芨中萜类化合物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8,41(5):383-39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