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患者心理干预治疗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953次
[关键词]皮肤病;心理干预;治疗
皮肤专家研究表明,皮肤病与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人体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神经衰弱、失眠、焦虑、抑郁时,均可诱发或加重皮肤病。所以在皮肤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心理干预越来越被重视,现将我科在心理干预治疗中取得的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9月~2011年12月,共收治110例皮肤病患者,男50例,女60例,年龄20~66岁,平均36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6.6年。其中银屑病32例,湿疹41例,皮炎20例,荨麻疹8例,斑秃4例,酒渣鼻2例,神经性表皮剥脱3例。经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结果显效(皮肤损伤完全消失)60例,有效(皮肤损伤未完全消失,出院后继续外用药,定期复诊)48例,复发2例。
2护理方法
2.1入院评估:①掌握患者的详细资料:如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家庭成员、经济收入等。②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家族史、患病时间、病变部位、病情程度、以往的治疗、可能诱发的因素与加重的因素。患者对本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心理状态与认知情况。③了解患者文化程度,对医学知识认知程度,指导患者能全面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学会摆脱不良的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是心理干预的前题,为患者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和温馨的住院环境,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护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病房,充分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与他们交谈。护士工作时态度和蔼,语气亲切,动作轻柔,技术娴熟,尊敬患者的意愿和选择,让患者感觉到在被人关怀、理解和重视。生活上主动帮助他们,使患者进一步感觉到住在医院病房的温暖和护士的可亲可信之处。对患者的病情表示同情和理解,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护理措施上我们要运用正确的心理干预和引导,指导患者学会以下调节方法:①学会发泄:向亲友诉说苦衷,倾吐积郁,宣泄愤满,甚至痛哭一场,多运动,踩气球,打球,跑步等来释放和消除烦闷,缓解心理压力。②培养自控能力: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遇事不慌,冷静思考,平静对待,对待疾病也要如此,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正确面对疾病,配合好治疗和护理。③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来扭转负面情绪,尤其在骚痒时,一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一边拍打、掐捏,既促进了血液循环,又缓解了骚痒,避免挠抓。④不可一厢情愿: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对治疗期望很高,一旦达不到他的期望,就烦恼丛生,应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不要幻想一蹴而就。⑤学会屈服:凡事学会能屈能伸,能进能退,要知道屈服是为成功打基础的,皮肤病迁延难愈,只要我们坚信最终能战胜病魔,暂时的忍耐是很重要的。⑥减轻紧张、焦虑,自我放松:使用打盹法、想象法、按摩法、深呼吸等方法来放松身心,对治疗皮肤病也大有裨益。
2.3使患者心情保持愉悦:患者心情舒畅,精神焕发,是治疗疾病,摆脱自卑、压抑心态的好方法。护士每天准备一个笑话,在为患者处置时,恰到好处的为患者讲笑话,把病房的气氛调节起来,并鼓励患者每天讲一个笑话或有趣的事。午休后放一些轻松、优雅的音乐,患者可在活动室聆听音乐,也可以慢舞,使患者在安静、优雅中陶冶情操。晚班护士指导患者做睡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皮肤病的症状,促进睡眠。
2.4生活习惯干预: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多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能劳累,要有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洗内衣,床单位保持整洁、干燥。
2.5饮食习惯干预: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杂粮等富含有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食物,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猪肉、动物内脏、豆类、乳类等。宜多食具有养血、凉血、活血功效的食物如芦笋、槐花、乌梅、柚子等,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还可以降低血脂、血黏度。宜补充富含有Vit A、Vit B、Vit C的食物,有利于上皮细胞修复,促进疾病好转。多喝水,有利于毒素随尿液排出,还有助于大便软化,加速食物消化,促进毒素排出。忌吃刺激性食物腥发之物,忌吸烟、饮洒,忌暴饮暴食,忌高胆固醇食物,不宜高脂饮食。
3小结
经过以上心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不但减短了病程,减少了复发次数,也和谐了护患关系和患与患的关系,患者的满意率提高了。患者出院后也常与护士倾诉心声,继续给予心理指导和干预,护患成了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