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误诊2例
发表时间:2009-09-17 浏览次数:699次
作者:罗志敏 杨伟青 李冬敏 作者单位:山东寿光市皮肤病防治站
【关键词】 二期梅毒 误诊
我院接诊了2例二期梅毒患者,皮损表现特殊,在院外均被误诊,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28岁,已婚。因全身发生红色斑疹2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因胸背皮肤起红斑,微痒,在院外诊为“玫瑰糠诊”,给予口服及外用药物等治疗无效。皮疹增多,自觉发热,全身不适。据问诊,患者曾有多次非婚性交史。查体:全身一般情况好,体温37.9℃,躯干、四肢、外阴皮肤可见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红色斑片及散在斑点,压之褪色,少许薄鳞屑,感觉无异常。皮肤真菌学检查阴性,结核杆菌阴性,麻风杆菌阴性,血、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正常,RPR阳性(1:64),TPPA阳性,抗HIV阴性。诊断为二期梅毒,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im.qw,连续4周,皮损消退。
例2:患者,女,32岁,已婚。患者因外阴皮肤丘疹,湿烂瘙痒4个月,在院外诊为“外阴湿疹”给予治疗,口服及外用药物均无效。否认有婚外性接触史。查体:大小阴唇及肛门处密集数个大小不一淡红色丘疹及扁平隆起斑块,表面湿润,部分糜烂,大阴唇处可见指甲大溃疡面,表面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无明显触痛。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正常,肝肾功正常,抗HIV阴性,分泌物检查: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均阴性,血清RPR阳性(1:64),TPPA阳性。其丈夫为长途运输车司机,血清RPR阳性(1:32),TPPA阳性。诊断为二期梅毒,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
讨 论
成人二期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丘疹、斑疹、斑丘疹和脓疱等,常对称分布于躯干、四肢及生殖器,而大多有硬下疳史,且皮损无明显自觉症状。本组2例梅毒误诊误治,主要原因是:基层医院及个别医务人员专科知识不全面,对二期梅毒缺乏足够认识;没有详细了解病史和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没有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因此,规范化性病门诊十分必要。性病防治人员只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询问病史和进行详细的检查,是可以避免误诊误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