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6-04 浏览次数:774次
作者:张靖华,王建华,黑小杰 作者单位:450001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在职研究生450006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透析室
【摘要】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对20例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规全血灌流治疗。结果:DNA免疫吸附血液灌器能有效清除SLE患者血液中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DNA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
资料和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6月收治SLE住院患者20例,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SLE分类标准。男2例,女18例。年龄20~58岁,平均3042±356岁。20例在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浮肿、腹水、贫血、面部红斑、蛋白尿、发热、乏力、关节酸痛等症状,全部病例抗核抗体(ANA)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
治疗方法:把灌流器垂直固定在支架上,高低相当于患者心脏水平,动脉端向下,接通动、静脉管道。首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灌注灌流器和管道,准备2000ml肝素生理盐水,每500ml内加10~20mg肝素。把动脉管道与肝素生理盐水连通,开动血泵,约50ml/分,后调至200~300ml/分。在整个冲洗过程中,均应轻轻敲打灌流器,帮助空气完全排出。同时可在静脉管道上用止血钳反复钳夹,以增大液体阻力,使盐水在灌流器内分布更均匀,使吸附剂尽量吸湿膨胀。动静脉穿刺成功后,立即推注首剂肝素,按05~10mg/kg计算。由于吸附剂可能吸附少量肝素,所以用量要比血透稍多一些。把动脉管道连接到动脉穿刺针,开动血泵,血流量调到50~100ml/分,血流接近静脉管道末端时,把静脉管道与静脉穿刺针连接。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可慢慢调大血流量至150~200ml/分,持续2小时结束。灌流开始后,开动肝素泵,输入肝素10~15mg/小时。灌流结束时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剂量按1:1计算,缓慢静脉推注。灌流结束后,需采用空气回血法将血液驱回患者体内。每次吸附时间为2小时,患者全身血液流经吸附罐3~4遍。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可间隔1周后进行第2次血液灌流。
观察指标:从临床症状方面观察患者浮肿、腹水、贫血、面部红斑、蛋白尿、发热、乏力、关节酸痛等症状有无改善,实验室检查ANA滴度、抗dsDNA抗体、C3等治疗前后的变化。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下降率=灌流前抗体几何均数-灌流后抗体几何均数/灌流前抗体几何均数×100%),见表1。表1 ANA、ds-DNA抗体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略)
补体C3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灌流前后补体C3差异没有显著性,表明受试产品生物相容性好。
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前、后的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患者于血液灌流治疗后1~2d内表现出部分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其中包括浮肿、腹水、贫血、面部红斑、蛋白尿、发热、乏力、关节酸痛等症状改善。
讨 论
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特异性强、疗效高、无菌、无毒性、无致热源的新技术。能有效地清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中的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及组织相容性;操作简便、治疗安全。同时避免了长期应用激素所致的高血压、糖尿病、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较之血浆置换丢弃大量血浆,每次治疗要补充大量重要的凝血物质、纤维蛋白原及白蛋白且需要输入新鲜血浆,有感染乙肝、丙肝及其他血清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