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内科学其他学科》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18例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05-07  浏览次数:682次

  作者:王月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靖江 214500

  【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36例慢性肾衰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独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组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贫血的改善效果。结果:单独使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有改善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效果较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更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更好地改善肾性贫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肾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还原型谷胱甘肽

  贫血是慢性肾衰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我们于2006年10月~2008年2月短期联合应用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肾衰患者贫血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肾衰患者36例,男19例,女17例,病例入选标准:慢性肾衰患者,血清肌酐(Scr)≥445 mmol/L,红细胞比容(Hct)≤0.30,排除慢性或活动性失血、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肿瘤、感染等相关疾病,试验前2周内未使用rHuEPO,近1个月内无输注血液制品史。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5例,原发性高血压4例,多囊肾2例;其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28例,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4~5 h;非透析患者8例,Scr 460.7~923.8 mmol/L,血红蛋白(Hb) 36.6~90.2 g/L,Hct 0.13~0.27。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年龄18~69岁,对照组18例,年龄17~70岁,两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透析剂量及Hb、Hct、血肌酐浓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每周给予rHuEPO 100~150 U/kg、分2~3次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同时常规口服铁剂、叶酸。观察组每天另予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钠1.2 g (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总疗程4周。

  1.3 疗效观察 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测定贫血指标包括Hb、Hct;每周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及组间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b、Hct变化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以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升高≥10 mmHg为血压升高标准,观察组出现1例,对照组2例,通过调整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两组均未发生内瘘堵塞等并发症。

  3 讨 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因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及造血原料吸收减少等原因而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rHuEPO的应用使肾性贫血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仅应用rHuEPO不能改变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和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红细胞寿命仍较短。还原型谷胱甘肽为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构成的三肽化合物,是细胞内重要的代谢调节物质,能提供巯基与半胱氨酸,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与细胞膜完整性,并与亲电子基、活性氧等物质结合,消除脂质过氧化,从而使细胞免受损害[1]。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抗氧化活性降低、氧化活性增强、还原型谷胱甘肽消耗增加及其生成障碍,导致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降低、氧化型谷胱甘肽水平升高[2],红细胞膜分子间二硫键形成,使红细胞膜上大分子物质聚集致红细胞变形;红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使红细胞内Hb发生改变,造成红细胞溶血和寿命缩短。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能提高红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水平,降低血浆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浓度,降低氧化型/还原型谷胱甘肽比值,稳定红细胞膜,延长红细胞寿命。已有研究发现还原型谷胱甘肽作为肝肾疾病及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亦有报道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肾性贫血有确切疗效[3,4]。本组资料显示,在同样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条件下,补充还原型谷胱甘肽,贫血改善更加明显。

  总之,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肾衰患者的贫血有较好疗效,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给药具有使用简便,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不失为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有效药物之一,推测其作为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具有改善rHuEPO受体敏感性,与rHuEPO协同改善肾性贫血的作用,值得临床扩大病例、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席秀芳,赵秀川.谷胱甘肽的药理与临床[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4, 25(1):125-126.

  [2] Mario U, Glanfranco L, Miehele A, et a1. Effect of exogenous reduced glutathione on the survival of red blood cells in hemodialyzed patients[J]. J Nephrol,1997, 10(5):261-264.

  [3] Hasegawa M, Kawamura N,Koide S,et a1. Evaluation of reticulocyte hemoglobin content, percentage of hypochromic red blood cells, and ratio of 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 level/serum iron level as markers of iron-deficiency erythropoie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J].Nippon Jinzo Gakkai Shi, 2002, 44(5):453-463.

  [4] 薛现军,翟海燕,魏艳丽,等.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 2007, 16(1):55-5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