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肺外并发症发生分析
发表时间:2014-10-20 浏览次数:1805次
肺炎支原体(MP)是各个年龄段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MP感染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MP感染后不仅可引起肺部炎性反应,也可使肺外脏器受累,甚至导致多脏器、多系统受累,进而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影响预后质量[1]。为此本文将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儿童MP肺炎并发肺外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3例儿童MP肺炎患儿,所有患者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38例,女95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5.4±3.6)岁;所有患儿均经ELISA法检测,其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1∶80均呈阳性。
1.2 方法:收集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肺及肺外临床表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初始时间、胸肺部影像学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PEMS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 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外并发症发生及分布情况:233例儿童MP肺炎患儿中,发生肺外并发症108例,发生率为46.35%,表现在全身各系统均有分布,其中心血管系统45例(41.67%),泌尿系统17例(15.74%),消化系统46例(42.59%),血液系统25例(23.15%),皮肤系统22例(20.37%),神经系统12例(11.11%),关节运动系统5例(4.63%)。≥2个以上脏器及系统同时受累者51例(47.22%)。
2.2 有肺外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对10种可能诱发肺外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肺外并发症组(有合并组)在CRP、ESR、肺实变影及发病7d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四个单因素中,与无肺外并发症组(无合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炎是临床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MP感染不但可表现一系列肺部临床表现,而且还会累及肺外器官及系统,而诱发肺外并发症。临床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肺外并发症的分布比较广泛,在心血管、血液、消化、肌肉、骨骼、皮肤等器官及系统均会发生[2]。MP感染肺炎患儿发生肺外表现,常使病情复杂化,尤其是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者,往往增加诊治难度,造成误诊、误治,而延误病情。本文研究结果显示,233例儿童MP肺炎患儿中,发生肺外并发症108例,发生率为46.35%,表现在全身各系统均有分布,其中以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累居多,分别占合并肺外并发症MP肺炎患儿的42.59%和41.67%。 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MP肺炎合并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主要为:①MP与人体内心、肺、肝、脑、皮肤等组织脏器存在相同抗原,MP感染后与各组织脏器内的相应抗体联合造成相应组织损害;②MP经血运直接侵犯各组织及系统,在呼吸道以外部位增殖[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CRP、ESR、肺实变影及发病7d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MP肺炎患者肺外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CRP是判断组织损伤的主要敏感指标之一,若组织损伤超过6~8h,则可使血清CRP水平显著升高,且CRP水平越高,提示组织损伤病情越严重;同时,ESR增多可反应血红细胞沉降速度,各组织急性感染炎性反应后可影响血红细胞稳定性,促使ESR水平增高,因此,CPR和ESR对肺外并发症发生可能性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临床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大片实质影的范围越大,MP炎性反应越强烈,致使肺外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越高;肺外表现大多发生在呼吸道感染后1~2周,且MP对青霉素、头孢类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与之蛋白质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较敏感,但发病>7d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易增加肺外并发症的风险[4]。 综上所述,MP肺炎易于在临床中诊断,但若合并肺外并发症,则常增加诊断难度,为此,若临床发现CRP、ESR水平升高,且肺部有大片实质变影,应考虑为合并肺外并发症,因此,可及早给予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以免贻误治疗。
4 参考文献
[1] 陈晓颖,董汉权,郭 伟,等.41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2013,14(7):157.
[2] 郝凤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18例诊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230.
[3] 王 全,蒋健飞,赵德育.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肺外并发症的危险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0):192.
[4] 王秀丽,饶晓红,刘进生,等.121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1,15(4):366.
[收稿日期:2013-12-09 编校:陈伟/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