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334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8-29  浏览次数:637次

  作者:杨国珍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皮肤科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封闭疗法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蛇丹”等,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皮疹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发于身体的某一侧。以中老年人多见[1]。临床表现以红斑、水疱为主,疼痛是其突出症状。患者常因此彻夜难眠,生活质量下降。为了解局部封闭治疗在缓解其疼痛方面的效果,笔者于2005年3月~2008年8月对334例门诊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疼痛明显。其中,男194例,女140例;年龄16~86岁,平均年龄46.8岁。病程3 d~2周,平均6.9 d。皮损分布全身,主要见于躯干、臀部、头面部。所有入选患者神经痛均明显影响生活工作质量,且没有相关药物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85例)和对照组(149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均有可比性。治疗组患者在其疼痛区域确定受损神经后,以地塞米松、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混合后局部封闭注射2~5 ml,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百服宁片,每天3次,每次1片,其他处理相同。3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记录结果。

  1.3 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轻微,对工作生活无明显影响;进步:疼痛有所减轻,但对工作生活仍有一定影响;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变。有效=治愈+显效。

  1.4 治疗结果 2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表1 2组治疗情况比注:与对照组比较,χ2=38.30,**P<0.01;χ2=18.68,△△P<0.01。

  2 讨论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为突出,也是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通常用的药物如一些解热镇痛剂对其效果并不理想。封闭注射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维生素B12能以局部的高药物治疗浓度快速发挥止痛、消除炎性肿胀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从观察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对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形成作用是显著的。

  需要注意的问题:(1)局部解剖位置要准确,至为重要。(2)尽量找出最重的压痛点。(3)可多点注射。如胸背部皮损,有时除了在相应神经根部注射外,还要在其远端某些疼痛部位作1~2处的封闭注射。(4)有时找不出明确压痛点,则根据其皮损部位估计出相应的受损神经来处理。(5)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早期治疗,根据经验来看,治疗的越早,疼痛越容易治愈。

  局部封闭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方法简便起效快,且经济,为防治带状疱疹神经痛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5325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