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组美容祛斑复方药的体外抑菌实验
发表时间:2011-08-26 浏览次数:611次
作者:姜国银,杨本寿,王所荣 作者单位:云南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七组美容祛斑复方药对16种病原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的杀菌活性。并采用稀释倍数法检测七组纯中药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g/mL)。 结果表明:组方一和组方三对16种试验菌株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组方五和组方七对15种拱试菌株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其他三组组方抑菌作用效果差。
【关键词】美容祛斑;中药;抑菌
中医中药袪斑是我国传统的医疗美容方法,一直以来都是市场开发和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市场上很多美容祛斑产品是中药加化学药品,纯中药美容祛斑制剂还很少见。根据临床使用效果及经验,我们研究开发了七组纯中药美容祛斑复方药。按照化妆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七组纯中药美容祛斑复方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的筛选实验,研究在未添加抗生素、化学药品的情况下,对16种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以及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 七组纯中药祛斑复方药组方
组方一:黄柏银花重楼苦参丹参龙胆草紫草薏苡仁等18种中药。
组方二:白芷白僵虫杏仁丹参皂角刺甘松苦参重楼等18种中药。
组方三:当归川芎丹参苦参桃仁杏仁益母草百合仙鹤草重楼等23种中药。
组方四:白丑白术白僵虫防风皂角刺仙鹤草益母草白附子苦参重楼等17种中药。
组方五:白丑白蔹细辛甘松白僵虫白茯苓白术白附子防风重楼等23种中药。
组方六:白芨白附子白芷白蔹白僵虫细辛益母草苦参皂角刺重楼等22种中药。
组方七:白芷白蔹白术白附子白茯苓细辛防风白僵虫苦参重楼等25种中药
1.1.2 病原指示菌株
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
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色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宋内氏志贺菌Shigella sonnei。
皮肤致病真菌:紧密单孢枝霉Hormodendrum compactum;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 gypseum;皮炎单孢枝霉Hormodendrum dermatitidis;星形石膏样毛癣菌Trichophyton gypseum。
植物病原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棒束孢Isaria sp.;小长喙霉Ophiostoma minus;毛壳菌Chaetomium sp.。上述供试指示菌均购自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1.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细菌类指示菌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 5 g,牛肉膏 3 g,氯化钠 5 g,蒸馏水 1000 ml,pH 7.0);皮肤致病真菌类指示菌采用沙博氏培养基(蛋白胨 10 g,葡萄糖 40 g,琼脂 18 g,加蒸馏水至 1000 ml,pH自然);植物病原真菌类指示菌采用PDA培养基(马铃薯 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自来水 1000 ml, pH自然)。
各种细菌病原指示菌、皮肤致病真菌指示菌培养温度为37℃,植物致病真菌指示菌培养温度为28℃。
2. 方法
2.1七组纯中药美容祛斑复方药旋蒸液的制备各组中药严格按照配比称取,混匀。用5倍体积的 50%乙醇浸提中药2次,每次放置 48 h。过滤除渣,两次滤液合并后旋蒸、浓缩至终浓度为 1 g/ml。
2.2菌悬液配制在长好的指示菌株斜面试管中加入5 ml无菌蒸馏水,用接种针或环将菌苔、孢子轻轻刮下,振荡,配制成菌悬液,菌悬液的浓度大约为1×106 cfu/m1。菌悬液需现配现用。
2.3含菌平板的制备无菌条件下分别取供试指示菌悬液各0.2 ml,加入相应的固体培养基制成含菌平板。
2.4抑菌活性筛选无菌条件下,将灭菌滤纸片分别浸泡于七组纯中药美容祛斑复方药的 50%乙醇提取物及空白对照无菌蒸馏水中10 min,将浸泡好的滤纸片放入已制备的含菌平板上,每一培养皿3片及3个样品。同时作一空白对照。每个菌做三次,取平均值。细菌置于37 ℃,真菌置于28 ℃,病原细菌培养 20 h、真菌培养 48 h后测量抑菌圈直径,重复实验一次。
2.5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采用两倍稀释法检测纯中药美容祛斑复方药的MIC[1],稀释后的最终浓度为500、250、150、62.5、31.2、15.6、7.8、3.9、1.95、0.975 mg/ml的药液用于测定MIC。
2.6判断标准如果试管内呈混浊,则证明有微生物生长;如试管内澄清透明,证明无微生物生长;真菌除观察试管液体清亮透明外,还需观察是否有悬浮物和沉淀,无悬浮物、沉淀、混浊证明无微生物生长,有悬浮物,沉淀、混浊其中任何一项为有微生物生长;以肉眼观察到混浊、无悬浮物、无沉淀管的最低药物浓度为该药的MIC。抑菌圈直径10 mm以上为抑菌作用强,8~9 mm为具有中等抑菌活性,7 mm以下为无抑菌活性[2]。
3.结果与分析
3.1七组美容祛斑纯中药复方药滤纸片法抑菌实验结果采用滤纸片法检测七组美容祛斑纯中药复方药的 50%乙醇提取液对16种病原细菌和真菌的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对16株病原标准细菌和真菌均有不同抑菌的组方是组方一、组方三;组方五、组方七除对石膏样小孢子菌无抑菌作用外,对其他15株病原标准细菌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组方二、组方四、组方六抑菌效果较差。其中,组方一除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紧密单孢枝霉Hormodendrum compactum、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圈直径小于10 mm外,对其余12株病原细菌和真菌的抑菌圈直径则都在10 mm以上;组方三抑菌圈直径在10 mm以上的有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星形石膏样毛癣菌Trichophyton gypseum、棒束梗霉Isaria sp.、小长喙霉Ophiostoma minus、毛壳菌Chaetomium sp.。
3.2七组纯中药美容祛斑复方药对16种病原标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结果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七组纯中药美容祛斑复方药中,对16种病原标准细菌和真菌抑菌最低浓度(MIC)较小的是组方一和组方三,表明在较低的浓度下,即可抑菌。通过实验结果也可以看出,组方二、四、五、六、七对病原标准真菌的抑菌活性弱。
注:“-”:无最低抑菌浓度
4讨论
抑菌活性和抑菌浓度最佳的是组方一、组方三,组方一、组方三对16种病原菌均有最低抑菌浓度,组方二、组方四、组方五、组方六、组方七在抑菌活性和抑菌浓度方面均较组方一、组方三差。组方一、组方三对真菌和皮肤真菌的抑菌活性均高于其他五个中药组方。组方一与组方三比较,组方一在抑菌活性和抑菌浓度方面大于组方三。
七组纯中药美容祛斑制剂5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圈大小与其相应的MIC值不成平行关系,可能是每组中药中提取物含有多种成分而各成分的活性强弱有所不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为美容中药应用与皮肤美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其在体内的抗菌活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显忠,郭爱军,李艳玲,等. 中草药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J]. 中环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5) :563~56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 2002年版.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