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辣素外涂治疗带状疱疹体会
发表时间:2011-08-22 浏览次数:590次
作者:刘芳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姚千户镇武警沈阳指挥学院门诊部
【摘要】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 蛇盘疮 ”、“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关键词】缠腰火丹;缠腰龙;蛇盘疮
【Abstract】 shingles (HerpesZoster), is by the chicken pox shingles caused by virus acute inflammation sex skin disease, Chinese medicine called "snake dish", "wrapped around the waist sores fire Dan", commonly known as the "spider sore".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clustered close blisters, along the side of peripheral nerve be clustered ribbon distribution, without significant neuropathic pain.
【Key words】wrapped around the waist fire, tangle waist dragon, Dan snake dish sores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7-0218-01
带状疱疹,又称为蜘蛛疱,中医称“蛇盘疮”“ 缠腰火丹”,“缠腰龙"。该病好发于春秋两季,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经过血行传播,在皮肤上出现水痘,但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出现水痘是为隐性感染,成为带病毒者,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处,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感冒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病毒又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在少数情况下,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性神经麻痹,如眼面神经麻痹,以及胃肠道和泌尿道的症状。 一些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的患者易患此病。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皮肤部簇集状多组水疱疹,为过滤性病毒侵犯脊髓神经后节引起的皮肤炎症[1]。Srebrnik等报道,发现辣椒辣素可有选择性地刺激和阻滞小直径的传入神经纤维对来自皮肤和粘膜的感受神经元对痛觉的感觉,并耗竭和防止外周感觉神经中可致痛觉过敏的P物质的再摄取[2]。我门诊部于 2007年 4 月— 10月 ,采用辣椒辣素外涂治疗带状疱疹 5例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5 例本校学生,均为男性,年龄18-22 岁。皮疹分布于肋间神经区2例,胸背部及上、下肢混合分布3例。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睡眠差 , 患处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情绪。皮疹先为带状红斑 ,后出现群集米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 ,呈带状分布 ,损害少者2-3群 ,多者4-5群。
1.2方法 患处处理:疱疹表面从中心向外螺旋式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创面,创面周边用75% 的酒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轻轻抽出疱疹表面的水疱,注意避免水疱表面破裂,最后用0.025%辣椒辣素外涂治疗,第1周每日局部涂5次,以后的3周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患处不加敷料覆盖,以暴露为好,容易磨擦部位可用无菌纱布覆盖。
2.结果
5例病人中 , 1周后疼痛缓解率75% ,疼痛明显减轻率由第 1周的13 %上升为 4周后的35% ,疼痛完全消退率由第1周的7%上升为4周后的10%。一疗程后如疼痛复发仍可继续使用。
3.讨论
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 ,但治疗效果不一。辣椒辣素属于一种外用止痛药 ,应用于消炎、止痛、治疗肌肉酸痛等。但必须注意大量的辣椒辣素可成为致命毒物,人体在吸取过量辣椒辣素后,会出现呼吸困难、蓝皮肤及抽搐等症状。在可摄取量方面,儿童比成年人少得多。一些杀婴案件的凶手是用辣椒素把婴儿辣死的。当辣椒辣素喷雾喷中人的眼部、黏膜,会使人感到非常痛楚。所以,使用时一定要稀释,并且现配现用,久置可迅速失效。应用辣椒辣素缓解带状疱疹病的疼痛疗程短、疗效高、简单易行 ,且无任何副作用,价格便宜,带状疱疹消失后无明显疤痕 ,是病人乐于接受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陈院明.阿昔洛韦软膏治疗带状疱疹的探讨.重庆医学,2000.6(13):775-776
[2]亓俊明,李应光,张谊.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治疗的研究近况.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22(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