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浅谈皮肤性病科实习生的带教方法

发表时间:2011-05-25  浏览次数:604次

  作者:阳吉明

  【关键词】 皮肤性病

  皮肤性病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在原皮肤科的基础上成立了皮肤性病科,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许多实习生一改以往只进大内科、大外科的惯例,开始进入皮肤性病科实习。自2000年7月以来,我们皮肤性病科改革了过去单纯的以讲课为主的带教方法,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下就是我们的几点体会。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0 年6月~2003年7月,到我科转科实习的学生共有129人,其中男73人,女56人;年龄17~23岁。学历层次:中专生41.09%(53/129)。大专生31.78%(41/129),本科生27.13%(35/129);实习时间15~20天。

  1.2 培训方法

  1.2.1 岗前培训 时间约1 ~2天,内容包括:科室情况介绍;皮肤性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常用的一些外用药的配制比例及使用方法;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特别是与性病患者的关系,因为性病往往涉及患者的隐私且往往成为家庭矛盾问题,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对性病的诊断和治疗一定要慎重,询问病史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不能歧视、嘲讽性病患者。

  1.2.2 发放调查简表,了解不同学历的学生来我科实习的目的及所想达到的目标 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在门诊工作教学中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本科及大专学历的学生,通过实习能了解常见的皮肤病和性病的诊断与治疗;基本掌握对皮肤科情况的形态学描述及病历的正确书写;了解二氧化碳激光机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以及如何收集性病患者的病史等。对中专学历的学生,根据观察,他们侧重于了解常见的皮肤病和性病的诊断及治疗,因此,在保证医疗安全及保障患者的隐私的情况下,针对他们不同的需要,在带教过程中有所侧重,让他们承担适当的工作及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3 将单纯的跟班式带教改为教学与医疗相结合的形式 皮肤科病人主要在门诊,流动性大,就诊时间短,以往都是老师接诊病人,学生在一旁看,老师下班,学生也下班。针对学生临床经验少的特点,每天下班前半小时给学生总结当天的一些比较典型的病例,从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诊断、鉴别及治疗上帮他们分析病情,加深印象。

  1.2.4 根据科室近期病人病情的变化,进行专题讲座 皮肤病往往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容易发生癣菌感染和化脓性皮肤病。秋季常见多形红斑、玫瑰糠疹。银屑病、湿疹多见冬季加重或发病。特别是针对去年“非典”期间性病患者骤减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总结出了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往往是性病的重要传染源,同时也是对学生洁身自好的教育。

  1.2.5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由于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形态学很强的学科,视诊在日常的诊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针对学生临床经验少、实习时间短的特点,我们将网上的一些皮肤性病图谱拷贝下来,让学生学习讨论,不断地学习国内外一些新的知识和概念。其次,我们科还组织进修回来的医师给学生讲解上级医院的一些新技术及新方法等。

  1.2.6 在实习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及实践的测验 理论测验主要是病历的书写,及主要体征的描述;实践测验主要是如何接诊病人,特别是如何与性病患者的交谈。同时也让每批学生对我们科室的医疗作风、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原因,找出我们的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2 结果

  随着我们带教方式的改变,近几年到我科实习的学生逐渐增多,我科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科室,科室人员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 讨论

  通过对129名实习学生的带教工作,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应注意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是科室本身有一个好的基础,科室要有较高的诊疗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科室人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敢于开拓、勤奋好学的精神。(2)是科室人员在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团结协助,学习气氛浓厚,互相尊重,以诚相待。(3)重视教学工作,带教者应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知识的更新,言传身教,科室人员应尊重实习学生,针对性的进行带教,使他们能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4)充分发挥实习学生的主观能力性,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自从改进了对实习生的带教方法后,科室人员明显感到学习气氛浓了,科研水平逐渐在提高。所以做好实习生的带教工作,不仅提高了我们自己队伍的素质,同时也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实习生毕业后到了新的工作单位,会大力宣传我们医院好的医疗作风和医疗技术,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应重视和加强对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作者单位: 435005 湖北省大冶有色总医院皮肤性病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