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50对夫妻间梅毒发病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0-11-22  浏览次数:583次

  作者:简华慧,韦秀玲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皮肤性病科,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 目的 了解夫妻间梅毒发病及治疗情况。方法 对50例首诊梅毒患者及其配偶进行3年追踪诊疗并分析。结果 首诊梅毒50例,男22例,一期梅毒为主;女28例,二期梅毒为主。夫妻同患梅毒41例(82.00%),夫妻一方诊断为梅毒后追踪其配偶诊断为梅毒者37例,另4例初检RPR阴性,追踪至第2~5个月时诊断梅毒。血清学检查一直阴性9例,其中4例之配偶为梅毒患者治疗后复查RPR滴度呈4倍升高,双方驱梅治疗后转阴。结论 夫妻同患梅毒比例高。潜伏梅毒发生率较高。RPR未转阴者应进一步查明原因,RPR阴性者亦不意味着没感染,提倡同查同治。

  【关键词】 梅毒;性传播疾病;配偶;梅毒血清诊断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和胎传。其特异性抗体的检出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为掌握梅毒患者及其配偶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4年5月~2007年5月对确诊为梅毒的50例患者的配偶进行了梅毒血清学的相关检查、诊断及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首诊的50例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1~68岁,平均34.52岁;配偶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2~70岁,平均36.47岁。职业:50对夫妻共100例患者中,农民17例(男7例,女10例),个体劳动者22例(男10例,女12例),工人14例(男9例,女5例),司机6例(全为男性),干部35例(男18例,女17例),家庭妇女6例。

  1.2 实验室检查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及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对部分患者做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及组织病理检查。

  1.3 诊断标准

  根据梅毒诊断标准[1],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50对夫妻中诊断梅毒共91例,其中男44例,女47例。22例首诊梅毒男性患者中,一期梅毒11例,二期梅毒5例,潜伏梅毒6例;28例首诊女性患者中,一期梅毒2例;二期梅毒24例,潜伏梅毒2例。50例梅毒患者的配偶中,首诊检出同患梅毒共37例,其中男19例,一期梅毒2例,二期梅毒4例,潜伏梅毒13例;女18例,二期梅毒3例,潜伏梅毒15例。另有4例为随后进行梅毒血清学追踪检查中查出,分别为男3例,女1例,因此夫妻同患梅毒最终达到41例。

  2.2 感染途径

  13对夫妻共26例双方各自承认有非婚性接触,35例单方承认有非婚性接触(男29例,女6例),否认非婚性接触39例(男8例,女31例)。承认有非婚性接触者共61例,男42例(68.85%),女19例(31.14%)。

  2.3 临床表现

  91例患者中63例伴有腹股沟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一期梅毒共15例(16.48%),单个硬下疳9例,2个以上硬下疳6例,均位于龟头、冠状沟、大小阴唇等处。二期梅毒36例(34.07%),全身泛发玫瑰疹、丘疹伴掌跖部位铜红色斑疹31例,其中13例患者合并有肛门周围、外生殖器部位的扁平湿疣;3例患者伴有枕部虫蚀状脱发;2例患者面颈部出现浅白色斑。潜伏梅毒40例(43.96%),男22例,女18例,均无症状,仅实验室检查RPR及TPHA阳性。

  3 追踪检查和治疗情况

  3.1 治疗方案

  91例梅毒患者中88例采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次,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用5周,另3例因对青霉素过敏或皮试阳性改用红霉素0.5g/次,每日4次口服,共用15天。所有患者疗程开始第1~3天给予口服泼尼松15mg/d,预防吉赫氏反应。

  3.2 治疗及追踪情况

  3.2.1 首诊夫妻同患病例的治疗追踪

  37对共74例患者,经治疗后29例RPR在1~12个月内转阴,8例在13~18个月内转阴,7例在24个月内转阴,2例在30个月内转阴;28例潜伏梅毒经治疗后RPR 在18个月内全部转阴。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未出现吉赫氏反应。

  3.2.2 首诊夫妻未同患病例的治疗追踪

  13对夫妻中一方患梅毒,对另一方进行长达两年的追踪观察和治疗,即定期做梅毒血清学检查,4例分别在第2~5个月时查出RPR和TPHA阳性,即转入正规梅毒治疗;剩下9例在追踪检查过程中,RPR和TPHA一直阴性,但其中4例配偶为梅毒患者,复查多次RPR滴度,在18个月曾有下降,后又出现4倍升高,在对双方同时进行规则驱梅治疗后,其配偶RPR在再次治疗9个月内转阴性。

  4 讨论

  首诊的50例患者中,男性以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多见,女性则以二期梅毒多见,从感染途径上可见,男性发生非婚性行为的几率较女性大,且男性在外生殖器出现硬下疳时易于发现;而女性出现硬下疳时,由于损害不典型或位于宫颈、阴道壁等处,不易被发现,加上无明显症状,以及女性传统观念影响,羞于进行诊治,待到症状出现较为明显前来就诊时,已进入二期梅毒。4例梅毒患者配偶分别在第3、5个月时查出RPR和TPHA阳性,提示对RPR反应阴性者不可轻易否定诊断,应追踪并反复复查,方可达到减少传染源的目的。

  梅毒患者经过抗梅治疗,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RPR或USR试验)在一定时间内不转为阴性为血清固定[2]。国内在早期梅毒出现血清固定的具体时间上,尚无统一标准。有的以2年为限,有的定为1年。李志文[3]、施辛等[4]认为,若时间定在2年,病程已肯定进入晚期,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如此时才开始复治,不符合梅毒治疗的早期足量规范的原则,早期梅毒6个月、晚期梅毒12个月较为合理。但本组大部分早期梅毒患者经规范治疗后6个月,血清反应素试验尚未转阴,反应素抗体滴度仍有降低趋势,考虑将6个月定为血清固定可能为时太早,这与杨文林等[5]观点相同。有研究显示[6],梅毒的病期越长治愈时间也越长,预后较差,而且二期以上的梅毒首次血清学测定滴度越低,转阴率也低,转阴时间也长。有部分潜伏梅毒患者经治疗血清反应难以转阴,对这些未转阴患者应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排除机体是否存在潜在活动病变或自身免疫机能抑制,以便给予进一步治疗,达到彻底治愈。本组9例梅毒血清学检测一直是阴性,其中4例配偶为梅毒患者经过抗梅毒治疗后,血清学检测RPR滴度18个月后呈4倍上升,问及病史,虽双方均无不洁性行为史,但仍不能确定是血清复发还是再感染,有研究认为血清学检测阴性并不意味着没有被传染,而是因为每次传播的梅毒螺旋体载量小、毒力低不足以引起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反应,因此在血清学检测为阴性[7],因此考虑该4例尽管RPR一直阴性,仍应予夫妻同时进行抗梅毒治疗,4例梅毒患者最终治愈。因此建议该类患者应配偶双方应同时治疗为好。另有5例仅一方患梅毒的配偶,发病前一直有密切接触史,未进行安全防护,在长达两年的追踪检查中梅毒血清学检查一直为阴性,这可能与其免疫功能较强,以及梅毒患者传染力不强有关。

  91例梅毒患者中潜伏梅毒40例(43.96%),而一期梅毒仅15例(16.48%),二期梅毒36例(34.07%),说明潜伏梅毒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产生可能与患者免疫力较强或者患者接受的驱梅治疗不彻底[8],甚至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使苍白螺旋体被暂时抑制或绝大部分被杀死等有关,潜伏梅毒的血清试验可由阳性转为阴性或强阳性转为弱阳性[9]。有文献报道[10]潜伏梅毒患者的性伴中,有50%受感染,其中75%为潜伏梅毒,25%为显性梅毒。这说明了潜伏梅毒患者虽然缺乏临床表现,但危害性比显性梅毒要大,常成为主要的传染源。由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常延误治疗而造成神经、心血管、骨骼等内脏器官损害,同时其隐蔽的传播性更易感染不设防的性伴,亦常垂直传播给胎儿,其社会危害大大超过显性梅毒。因此,提高临床中对潜伏梅毒患者的检出率是很重要的一个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1-9.

  徐文严.临床性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41.

  李志文.现代性传播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74.

  施辛,戚宝康.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近期疗效[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18(4):348-349.

  杨文林,杨健,黄新宇,等.梅毒血清固定病人的脑脊液及免疫功能检测[J].中国医师杂志,2005,7(5):644-645.

  周平玉,顾志英,徐金华,等.早期显性梅毒治疗的预后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6):366-368.

  Victoria Wicher, Konrad Wicher. Pathogenesis of matemal-Fetal syphilis revisited [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01,33(3):354-363.

  Thami GP, Kaur S, Kanwar AJ. The changing face of syphilis:from mimic to disguise [J]. Arch Dermat,2001,137(10):1373-1374.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26.

  蔡川川,杨日东,陈绍谦,等.潜伏梅毒患者及其性伴临床与梅毒血清学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7):518-52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