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11-18 浏览次数:537次
作者:陈丽红, 苏惠春, 郑真真, 程波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福州 350001
【关键词】 慢性病; 磁共振波谱学; 脱敏法,免疫;
2006年3月-2006年9月,笔者采用德国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检测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变应原,同时观察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慢性荨麻疹患者77例,分为2组:(1)治疗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23.94±3.30)岁(6~40岁),其中>30岁的8例,≤30岁的24例;病程(3.15±1.02)年(2月~10年);均在变应原检测前3 d停用抗组胺药,变应原检测后一周进行脱敏治疗。(2)对照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6.71±2.93)岁(5~65岁),其中>30岁的30例,≤30岁的15例;病程(3.95±1.76)年(2月~12年);治疗前2周均未服用过任何抗组胺药物。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变应原检测 利用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MORASuper allergy therapy,德国麦可托尼公司)所提供的37类1 500种变应原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在正式进入检测程序前必须接受最初的基础经络再平衡治疗。通过将正常的人体生物电磁波(生理波)和病理电磁波(病理波)分离开来,并将它们数据化存储到软件中,用于过敏原检测。
1.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均根据个体的特定情况,利用特定的电极,取病人自身电磁波输入摩拉生物共振治疗仪,结合过敏原检测结果,经设备分析后,针对病理波形镜像回输,有效消除异常病理波形,从而消除异常免疫记忆,达到治疗目的。脱敏治疗每周1次,连续8周。在进行一次基础治疗(非特异性疗法)后,再针对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特异性疗法)。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片(成都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40202,规格:每片l0 mg),每日1次,疗程4周。
1.2.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后1月内有无复发进行疗效判定。痊愈:变应性症状完全消失,停止治疗1月内无复发;显效:变应性症状完全消失,停止治疗后复发,但症状较轻;有效:变应性症状明显缓解,但停止治疗后再次复发;无效:变应性症状无明显改善。痊愈加显效的百分数合并计算为总有效率[1]。
1.3 结果
1.3.1 变应原检测结果 对照组变应原较多见的依次是:海鲜(63%),小麦(52%),真菌(霉菌,44%),屋尘螨或粉尘螨(40%),蛋、酵母粉(各为33%),牛奶、牛肉、花粉、香烟、食品添加剂(各为22%),大麦、鸡肉、酒、菇类、辣椒、组胺(各为18%),糖、橡胶、重金属、环境因素(各为15%),羊肉、香蕉、香粉、胡椒、奶油、咖啡、菌类(各为10%)。
1.3.2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略)
Tab 1 Comparison of the treatment result between tr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表中数据除总有效率外,均为n(%).
1.3.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停止治疗后无不适,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8例(17.78%)出现头痛、口干、嗜睡、疲乏及肝功能异常,停药1周后复查,恢复正常。经χ2检验,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5)。
2 讨论
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是德国科学家近30年的科学研究成果。是根据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De Broglie)提出的“量子物质波理论”即“所有物质都具有极微细共振表现出来的物质码超微细振动的特定信号,即物质波,也称共振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
生物共振的检测,是导入不同物质的物质波信号(微电信号)刺激人体的检测位点观察人体电位变化,从而检测出变应原。笔者用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检测了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变应原,检出率占前5位的依次为海鲜、小麦、真菌、屋尘螨或粉尘螨、蛋、酵母粉,其中海产品最多见,可能与沿海城市较多食用海鲜的饮食习惯有关,而且往往不是单因素变应原致敏,而是对多种变应原致敏,>90%患者的变应原为5~10种,这可能与其为过敏体质和免疫反应有关。笔者的观察结果显示,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痊愈率为50.0%,总有效率达78.1%,与国外Henneeke等及国内宋克敏等的研究结果相似[34]。结果也显示,该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与西替利嗪10 mg/d相当,但无后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难于取得较高的痊愈率,与其病因复杂有关,除变应原外,它还与感染、精神因素、内分泌改变及内科疾病等相关[1]。此外,笔者还发现,≤30岁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30岁患者的(痊愈率分别为58.3%,25.0%),可能与年轻患者系统性疾患较少有关,但因样本量少,未做统计学分析,有待今后进一步临床观察。
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除对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外,对其他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异位性皮炎等也有较好的疗效,而对人工荨麻疹(即皮肤划痕症)则疗效欠佳,可能与后者的发病机制为皮肤肥大细胞膜稳定性异常相关。该治疗系统能根据每一个患者的特定情况,结合过敏原检测结果,经设备分析后有效消除患者的异常免疫记忆,达到治疗目的,这种独特的个体化治疗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优点之一。临床上该方法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变应性疾病,其突出特点为除了能检测原有的1 500余种变应原外,还可使用患者自己携带的可疑过敏原进行检测及脱敏治疗,且无创伤,无痛苦,无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尤其适合于低年龄患者,同时,也是那些因肝肾损害或其他原因不宜服抗组胺药的患者的最佳选择。近年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容易反复发作,治疗上相当棘手,而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新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89.
[2] 江向东, 黄艳华. 量子物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81.
[3] Henneeke J. Allergic and Schwingungen[M]. Stolberg:Astro SpiegelVerlag, 2002:201203.
[4] 宋克敏,杨蓉娅. 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变应性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32(10):61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