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p16、Ki67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0-09-15  浏览次数:451次

  作者:王 震1, 汤显斌2, 段德鉴1, 周 辉1*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1皮肤科;2病理科,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 目的:探讨p16、Ki67在尖锐湿疣术前及术后皮损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SP法检测p16、Ki67在尖锐湿疣患者术前、术后复发及未复发者标本中的表达。结果:p16、Ki67在尖锐湿疣患者术前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100%;在术后复发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100%;在术后未复发者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9%、69.23%。p16、Ki67在术后复发者与未复发者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尖锐湿疣术后复发与其自身的生物学活性有关,检测p16、Ki67抗原表达可作为判断尖锐湿疣预后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尖锐湿疣;p16;Ki67

  Expressions of p16 and Ki67 in Condyloma Acuminatum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WANG Zhen1,TANG Xianbin2,DUAN Dejian1,ZHOU Hui1 (1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2Department of Pathology,Taihe Hospital,Yunyang Medical College,Shiyan,Hubei 44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p16 and Ki67 in condyloma acuminatum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p16 and Ki67 in preoperative samples,recurrent samples and nonrecurrent samples were detected with SP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method,respectively.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p16,Ki67 expression were 76% and 100% in preoperative samples,25% and 100% in recurrent group,7.69% and 69.23% in nonrecurrent groups,respectively.The positive rates of p16 and Ki67 ex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recurrent group and nonrecurrent group(P<0.05).Conclusion Recurrence of condyloma acuminata 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themselves,the determination of p16 and Ki67 could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prognosis of condyloma acuminatum.

  Keywords:Condyloma acuminatum;p16;Ki67

  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其病因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CA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治疗后3月内复发仍很常见。造成复发率高的原因较多,HPV在非皮损区的亚临床感染和皮损附近潜伏HPV活化是很重要的发病因素。p16蛋白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的抑制蛋白,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异常,抑制蛋白缺失可导致CDK的过表达,进而引起细胞的异常增殖;Ki67是细胞增殖核抗原,反映了细胞的增殖活性,是确定良恶性组织生长状态的标记物。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p16、Ki67在正常皮肤与尖锐湿疣术前及术后皮损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CA复发中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8年1~12月在我科确诊并接受手术切除疣体的25例尖锐湿疣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1月~半年;复发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

  临床表现:疣体为粟粒状12例,菜花状10例,巨块状3例;疣体位于阴茎12例,大、小阴唇8例,宫颈口2例,肛周3例。患者分为3组:术前组、复发组、未复发组。

  1.4 检测方法

  p16抗体、Ki67抗体、SP免疫组化试剂盒及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所有标本均经Bowen氏液固定,石蜡包埋,免疫组化采用SP法,常规切片,脱蜡至水,抗原修复,暴露出组织中的抗原,自然冷却后蒸馏水洗30 min,3%双氧水孵育10 min,灭活其内源性过氧化物酶;PBS洗30 min,正常血清封闭10 min后不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4 ℃冰箱过夜;PBS洗30 min,加二抗,37 ℃ 15 min,PBS洗30 min;加三抗,37 ℃ 15 min,PBS洗30 min,DAB显色,苏木素复染,1%盐酸酒精分化,温水返蓝,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1.5 结果判定标准

  按其染色有无及强弱程度划分为:“-”表示无阳性细胞,“+”表示阳性细胞数小于25%,“++”表示阳性细胞数在26%~50%之间,“+++”表示阳性细胞在51%~75%之间,“++++”表示阳性细胞大于等于75%。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p16在各组的表达情况

  p16阳性表达产物在细胞核或胞浆内呈棕黄色颗粒,分布在表皮上中层(见图1),p16表达阳性率在术前组为41.67%,复发组为25%,未复发组为7.69%,复发组与未复发组p16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见表1。

  2.2 Ki67在各组的表达情况

  Ki67阳性表达产物为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分布在表皮中下层(见图2),Ki67在三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0%和69.23%,复发组未与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40,P<0.05),见表1。表1 p16、Ki67在各组的表达

  3 讨论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发生在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的表皮瘤样增生,人类乳头瘤病毒通过上皮缺损而接种于活的表皮引起的乳头瘤初期为良性,少数病变可进展为发育不良或肿瘤[1]。研究发现,P16基因及其产物在人类许多原发肿瘤和细胞株缺失而失去抑癌功能,并导致肿瘤细胞无限制生长。但Klaes等[2]认为在子宫颈鳞癌中p16蛋白过表达与高危型HPV有关。且肛周巨块状、宫颈口菜花状疣体往往与高危型HPV感染及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有关,也易导致疣体复发[3]。本文观察到在术后复发者标本中有3例p16过表达阳性,皮损形态表现为巨块状、菜花状,发病部位在肛周和宫颈口,亦表明疣体的异常增殖。

  Ki67是细胞增殖核抗原,反映了细胞的增殖活性,是确定良恶性组织生长状态的标记。HPV进入人体后,可以以游离或整合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一般认为HPV DNA在良性和癌前病变中是以游离形式存在,恶性肿瘤主要为HPV DNA整合于宿主细胞中[4],HPV整合状态是感染上皮增殖性高低的表现。本研究中发现,Ki67表达阳性的细胞分布于表皮中、下层,与挖空细胞的分布相符,其分布、着色强度在尖锐湿疣患者复发前后均有不同,在复发患者中Ki67阳性率明显增高,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着色明显增强,说明了Ki67增生指数与病变进展有关[5],即HPV感染可以使进入增殖周期的上皮细胞增多,使上皮细胞获得较高的增殖活性,破坏人体局部的免疫功能,从而促使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病情迁延、复发并最终引起癌变。因此检测p16、Ki67表达可作为判断尖锐湿疣术后预后的一种辅助方法。

  (文中图1~2见封三)

  【参考文献】

  [1]吴志华.现代性病学[M].第2版.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195-197.

  [2]Klaes R,Friedrich T,Pitkovsky DS,et al.Overexpression of p16(INK4A) as a specific marker for dysplastic and neoplastic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cervix uteri[J].Int J Cancer,2001,92(2):276-284.

  [3]周 辉,王 震,王晓勋,等.CA患者HPV不同型TNFα、IL6、IL8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1):40-41.

  [4]张丽琴,李 昭,岳天孚.外阴尖锐湿疣合并宫颈病变175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12):726-728.

  [5]马秀萍,孙乃英,毕晓芳.Ki67在宫颈HPV感染相关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2):121-12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