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自拟清肺汤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45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6-07  浏览次数:516次

  作者:詹旭辉 作者单位:313300 浙江省安吉县中医医院

  【关键词】 自拟清肺汤

  寻常痤疮属中医肺风粉刺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源于毛囊口小毛囊漏斗部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腺的过度增生,从而导致毛囊堵塞,毛囊内痤疮棒状杆菌及嗜脂孢子菌繁殖,分解皮脂,刺激毛囊,引起炎症。性激素水平的改变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女性迟发性(≥25岁)痤疮的产生更与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1]。作者用自拟清肺汤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45例,与异维A酸口服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具有相同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均为本院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门诊女性痤疮患者,按CunLiffc分级[2]。年龄26~41岁,平均33岁;病程1~5年。其中轻度痤疮7例,中度33例,重度5例。中医辨证分型:肺经风热38例,脾胃湿热7例。对照组30例,年龄25~39岁,平均32岁;病程1~7年。其中轻度痤疮8例,中度20例,重度2例。两组的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治疗组用自拟清肺汤煎汁口服,药物组成为:女贞子、旱莲草、丹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桑叶、桑白皮、白花蛇舌草、黄芩。1剂/d,每剂二煎,分2次口服,同时外用0.025%维A酸乳膏(重庆××公司生产)1次/晚。对照组用异维A酸胶丸(上海产)口服,10mg/次,2次/d,同样外用0.025%维A酸乳膏1次/晚。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对于因外用激素引起的痤疮、职业原因引起的痤疮、或同时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予以剔除。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肤损害消退30%以上;未愈:皮肤损害及症状均无明显变化或皮肤损害消退不足30%。治疗组45例中治愈27例(60%),好转15例(33.3%),未愈3例(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中治愈19例(63.3%),好转6例(20%),未愈5例(16.7%),总有效率83.3%。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45例中3例出现胃部不适,2例出现轻度腹泻,继续服药5d后症状消失。对照组30例中有28例出现口唇干燥、脱屑;有2例出现全身皮肤搔痒(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痤疮是由肺胃蕴热、熏蒸肌肤或由于过食辛辣油腻食品,生湿生热,或肺热下移大肠,结于肠内,不能下达,反而上逆,阻于肌肤而成,而女性痤疮还与肝失疏泄、冲任失调有密切关系。

  古代医著中曾多有描述,如《诸病源候论》曰:“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 亦如谷大,白色者是。”《外科正宗》曰:“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酒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曰:“肺风粉刺,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复发于鼻面,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

  现代医学认为:过多的雄性激素使皮脂增生肥大,皮脂产生增多;而雄激素的增加又可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毛囊壁上脱落的上皮细胞与皮脂混合,栓塞在毛囊口内,形成粉刺。当伴发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时,可出现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皮损。曾有报道指出女性迟发性痤疮是雄激素过多的一种表现, 至于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高的原因,可能与慢性紧张刺激垂体—肾上腺轴,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增加增多有关[1]。作者治疗以《医宗金鉴》中的枇杷清肺饮作为参考,以清肺胃湿热为主,同时结合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特点,佑以养肝肾阴。方中金银花、连翘、桑白皮、桑叶清宣肺胃湿热,黄芩、白花蛇舌草清热降火解毒,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丹参能理气活血,而女贞子、旱莲草能补肝肾阴,对于不同证型的女性迟发性痤疮有一定的激素调节作用[3]。现代医学试验证明,丹参的主要成分丹参酮对革兰阳性菌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抗雄性激素和温和的雌激素样作用[4]。黄芩、连翘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白花蛇舌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有较强的抑制皮脂腺分泌的作用[5,6]。

  不良反应:对照组有较明显的单纯性唇炎出现,而治疗组仅稍有不适感,并随着治疗的延续而减轻或消失。因此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有着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胡晓莉,张书梅,赵广碧,等.女性迟发性痤疮与性激素关系的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6):419.

  2 吴志华. 现代皮肤性病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704~709.

  3 兰东. 清热养阴、理气活血法治疗女性迟发性与持久性痤疮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14.

  4 周华,沈永年,吴绍熙.丹参酮治疗痤疮及对皮肤和丙酸杆菌数的影响.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6(1):3~5.

  5 黄畋.48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6(5):307.

  6 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10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