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梅州地区麻疹流行情况报告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1131次

作者:潘耀启,刘雅姬,张玮

 【关键词】  麻疹

  梅州市地处粤东山区,分析其麻疹流行情况,对于制订和评价麻疹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将2003年7月~2004年6月一年来麻疹发生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整理2003年7月~2004年6月一年麻疹主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诊断标准按《广东省麻疹监测方案》执行。

  2  结果

  全年共发生麻疹病例242例,发病率为4.98/10万。其中确诊病例190例,占78.51%;临床诊断病例52例,占21.49%。242例麻疹病例中,男118例(48.76%),女124例(51.24%)。通过监测发现,一个自然村短期内有数例病例发生,局部暴发点6个,均为自然村暴发。通过疫点处理,未引起进一步流行。暴发病例共152例(62.81%),散发病例90例(37.19%)。

  按县域分布为梅江区6例(2.48%);梅县7例(2.89%);大埔33例(13.64%);五华59例(24.38%);平远64例(26.45%);蕉岭6例(2.48%),兴宁67例(27.69%)。丰顺县是一个有66万人口的县,在2003年上半年开展10岁以下儿童麻疹查漏补种,共接种5万多人份疫苗,一年来未有麻疹病例报告。

  2.1  发病时间分布  全市每月均有麻疹病例报告。最少的月份为1月,仅1例。最多的是5月,58例。按季度统计以第二季度118例(48.76%)为多,其次为第一季度68例(28.10%),第三季度36例(14.88%)和第四季度20例(8.26%)。

  2.2  发病年龄分布 <1岁9例(3.72%);1~5岁21例(8.68%);5~10岁101例(41.74%);10~15岁68例(28.10%);15~20岁19例(7.85%);20~43岁24例(9.92%)。最小年龄为4个月,最大年龄为43岁。

  2.3  麻疹疫苗免疫史  242例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及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的218例(90.08%);一针免疫史11例(4.55%);二针免疫史13例(5.37%)。

  2.4临床症状与体征242例麻疹病例中发热、皮疹出现率为100%,咳嗽230例(95.04%),卡他症状153例(63.22%),结膜炎178例(73.55%),242例均无死亡病例。

  2.5  实验室检测  检测出疹病人血清127份,IgM抗体阳性79份(62.20%);IgM抗体阴性48份(37.80%),结合临床症状,仍有6例符合麻疹的临床诊断标准。因此实验室检测可为62.20%的病例提供诊断依据。

  3  讨论

  梅州市2003年7月~2004年6月一年内报告麻疹病例242例,发病率为4.98/10万。发生局部暴发点6个,暴发点病例152例,占总病例的62.81%;散发病例90例,仅占37.19%。免疫史调查中,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218例,占90.08%。说明当地麻疹免疫工作存在“空白村”和无免疫力人群现象,一旦疫情传入时,即可引起局部暴发和散发,疫点的及时应急处理,可以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

  发病年龄看以5~10岁组101例(占41.74%)为首,10~15岁组68例(占28.10%)为次,20~43岁成人组和<1岁婴幼儿儿亦有发病应引起注意。当前,梅州麻疹发病年龄仍以5~14岁为主要发病年龄,提示我们应加强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免疫接种工作。

  在以县域为单位统计中发现,丰顺县在2003年上半年对10岁以下开展大规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后,在一年来未有病例报告,说明在一个地区开展查漏补种是可以降低和控制麻疹的流行。另外,242例病例中90.08%无麻疹免疫史,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实验室检测在麻疹流行病监测中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散发病例的确诊。本调查实验室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2.20%。

  作者单位: 514021 广东梅州,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