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鼻根部汗孔瘤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3-11  浏览次数:720次

作者:王锡勤 吴信峰 宋国刚   【关键词】  汗孔瘤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2岁,因鼻根部肿块而来我院就诊。患者1岁时无明显诱因于鼻根部出现一约米粒大紫红色丘疹,因无自觉症状,一直未治疗。近2年来紫红色丘疹渐向四周扩大,并反复破溃,结痂,自行刮除痂皮后稍感疼痛。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门诊病理检查提示为汗孔瘤。体格检查体温36.8℃,呼吸20次/min,脉搏86次/min,血压105/7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球运动良好,巩膜无黄染;耳鼻检查无异常发现,乳突及鼻窦区无压痛;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异常。心、肺、胸廓未见异常。腹软,腹壁无静脉曲张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存在,肛门及生殖器无异常。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关节无红肿,活动自如,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皮肤科情况:鼻根部稍偏右侧见一约1.5cm×2.0cm×0.8cm肿物,边缘清晰无浸润,质地坚实,表面结黑色痂皮,痂皮干燥不易剥离,强行剥离见出血,挤压见根部有少许血性脓液渗出,压迫后稍感疼痛。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正常,胸透两肺心膈未见异常。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表皮内异常增生的嗜碱性细胞呈宽带状交织,并可见片状坏死区和小灶状鳞状细胞和胞浆空胞细胞区,另可见较多的角囊肿和导管样腔隙。诊断:汗孔瘤。

  治疗:术前给予碘伏1∶500湿敷2d,罗红霉素片0.15mg每日2次口服,以减轻局部炎症,第3天炎症消退后,患者仰卧手术台,以0.5%利多卡因加1∶200000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成功后,沿汗孔瘤皮损边缘切至脂肪中层,并从脂肪中层游离,切除病变组织,用双极电凝彻底止血,止血成功后,皮肤内、外间断缝合。术毕,创面常规无菌包扎,术后给予口服罗红霉素片0.15mg,每日2次,口服1周,术后48h换药1次,第6天拆线,见伤口对位愈合良好,相临右内眦无畸形,患者满意。

  2 讨论

  汗孔瘤为一种起源于表皮内汗腺导管的良性肿瘤,多在40岁以后发病 [1]  ,而本例患者自1岁时发病,近2年来才向四周渐扩大,发病如此早,检索近10年的国内文献未见报道,该患者瘤体切除后再次送病理科检查进一步明确为汗孔瘤。汗孔瘤一般多见于掌跖,尤其是足跖侧缘,而发生于面部者少见,国内阚继庭 [2]  曾报道1例发生于鼻尖部的汗孔瘤,病史仅1年。汗孔瘤一般为单发,开始常为皮色、红色或紫红色的小结节,逐渐扩大,但直径一般小于3cm,肿瘤坚实,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创伤后可反复糜烂、破溃或结痂,去除痂皮后易出血 [1]  。本病在临床上有时与化脓性肉芽肿不易区别,与皮肤纤维瘤及肥厚性脂溢性角化有时也难以 区别,特别是发生于头颈部的肿瘤更容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上无特殊药物,主要采用激光、冷冻、电灼或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法。发生于头面部等美容部位的肿瘤,笔者主张首选手术切除,若采用激光、冷冻等方法容易形成较大瘢痕,影响美容。本例患者肿瘤体积较大,且靠近右眼内眦部,采用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表面光滑,瘢痕不明显,安全可靠,切除彻底,随访半年无复发。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49.

  2 阚继庭.鼻尖部汗孔瘤1例.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11.10,14(11):506.  

  作者单位:1 255300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皮肤性病治疗中心

       2 210042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3 210015中国人民解放军414医院皮肤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