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发泡疗法”治疗白癜风95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912次
作者:李卫红 【关键词】 白癜风
药理研究表明:白芥子外用可产生局部刺激(发泡),引起皮肤的直接化学“损害”,而这些“损害”却成为治疗白癜风的良法。笔者自近年以白芥子外涂“发泡”治疗白癜风并以补骨脂酊作为对照进行观察,现将资料完整者95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1)临床诊断为白癜风,诊断标准参照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1],皮损处于静止期(3个月内皮损无扩散或无新白斑出现)。(2)患者接受本观察要求。
1.2 排除标准 (1)近1个月内接受过其他相关疗法者;(2)伴有皮损周围皮肤感染者;(3)有肝肾、心肺和代谢性、内分泌、自身免疫疾病者;(4)有本观察中任何一种成分相同或类似药物过敏史;(5)患神经精神疾病而不能合作者。
1.3 一般资料 95例全部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19例,女31例;对照组45例,男17例,女28例。男:女=1:1.64。年龄14~56岁,平均23.7岁;病程1~16年,平均4.3年。皮损361片,其中治疗组193片,对照组168片,皮损面积分别为1~13cm2不等,皮损大部分位于面、颈、四肢等暴露部位,其中节段型37例、局限型31例、肢端型18例、散发型9例,部分患者的病灶不止一处。复发病例31例。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总病程、治疗前皮疹情况评分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可比性好。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案 治疗组以捣烂的白芥子、对照组以补骨脂酊(由我院药剂科提供)外涂病灶,每日3次,至病灶皮肤充血潮红并出现水泡后改为每日2次,连续3天,然后停药让其自然愈合。一般1疗程历时10天左右,待病灶平复后再重复施治1次。整个治疗期间每天10am及4pm左右各1次使病灶接受日光照射,每次30~60min。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停药,3个月后判定疗效。观察期间不配合其他任何影响色素形成的治疗措施。
1.4.2 观察方法 治疗前、后分别对皮损按PASI评分法予以记分。治疗结束后(停药后)每周或每两周随访1次,每次随访都应详细记录色素存活、不良反应等。全部病例中随机抽取1/2在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检查以评价用药安全性。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白斑全部恢复正常肤色或与正常肤色相近。(2)显效:白斑出现色素面积占原白斑面积≥50%。(3)好转:白斑出现色素面积占原白斑面积≥20%但<50%,并(或)逐渐向外扩大。(4)无效:白斑出现色素面积占原白斑面积<20%,或未出现色素,或出现后又消失。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好转合计,显效率以痊愈、显效合计。
2.2 耐受性评定标准 (1)良好:用药后舒适,无异常感觉;(2)一般:用药后有某种不适(不良气味、污染头发或衣服等);(3)不好:用药后不适。
2.3 疗效分析
2.3.1 两组间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两组显效率比较:χ2=9.06,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6.60,P<0.05,差异有显著性。
2.3.2 两组间患者皮损的色素恢复率比较 见表2。从表2可见,两组治疗后3个月身体各部位共361处皮损色素恢复率比较,治疗组各部位的色素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以面颊、额部、胸部等区域的色素恢复率为较高,腹部、大腿、腰部等区域为较低;而对照组以面颊、上肢、额部等区域为较高,腹部、大腿、背部等区域为较低。表2 各部位皮损色素恢复率比较
2.3.3 两组治疗后皮损处色素出现时间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皮损处出现色素最快9天,对照组是16天,各时段色素出现情况见表3。 表3 各时段皮损处色素出现情况比较从表3可见,治疗结束后20天之内治疗组皮损处色素出现率为56.99%(110/193),而对照组仅为21.43%(36/168),经统计学处理,χ2=47.17,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3.4 两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观察者和患者的耐受性评价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4.66,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治疗组不良反应9例(18.00%),均为局部皮肤瘙痒、潮红。对照组不良反应17例(37.78%),其中局部皮肤红肿6例,灼热、刺痛、瘙痒4例,脱屑5例,气味不佳2例。两组不良反应均为局部、轻度的刺激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坚持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全部病例未见异常辅检结果。对接受治疗的95例患者均进行随访,时间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37个月,治疗组治愈的8例患者未见复发,其他患者恢复的色素消退不足20%;对照组治愈的3例患者中有2例复发,其他患者恢复的色素消退超过30%。
3 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白癜风患者占我科门诊的1.75%及所在地区人口的2.2%,据分析,此结果可能与本地为全国最大的油页岩炼油基地,生产大量的各种化学物质,人们在生活及工作环境中接触了某些化学物质有关。虽然目前一般认为白癜风对人体健康并无重大影响,患者无明显的自觉不适,但因有碍观瞻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故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白癜风的治疗目前仍比较困难,由于白斑中表皮黑素细胞已经被破坏,因此治疗时黑素的恢复要靠其他来源[2]。既往治疗如光化学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或阿托品局部注射、铜制剂电子透入、硫汞白癜风洗剂或氮芥酒精及二羟基丙酮等外涂、表皮分离移植黑色素细胞、次水杨酸铋肌注等,其疗程长且副作用大,有时色素恢复后停药还可能复发,有时导致机体对治疗反应性降低造成新的伤害。寻求新颖、方便、价廉、效佳、安全的疗法是临床的需要。
“发泡疗法”是应用引赤发泡药贴于体表皮肤进行治疗的一种中药外治疗法,主要目的是把药物迅速地渗透到皮肤组织中使病灶皮肤处于炎症状态,可大大增加药物吸收。白芥子引赤发泡的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对羟基苄脂(俗称芥子油),从药理研究来看,它能引起细胞膜蛋白质可逆的构型变化,可以置换皮肤角质层中的“结合水”,形成一种疏松的组织,影响皮肤角质层结构,增加皮肤的渗透性,有利于皮肤血管对药物的运载能力,能使血药浓度在短时间内较快地达到有效浓度[3],加上日光照射后,一方面使还原黑素氧化为黑素并促使其扩散;另一方面由此造成用药区域皮肤发炎,破坏皮肤中的巯基化合物,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催化黑素合成使色素细胞增殖,色素沉着,从而达到治疗皮肤色素脱失性病变之目的。
本观察显示:白芥子“发泡疗法”治疗白癜风,显效率为78.00%(39/50),总有效率为90.00%(45/50);治疗后3个月身体各部位皮损处色素恢复率为70.00%~92.59%;治疗后皮损处色素出现时间最快9天,治疗结束后20天之内皮损处色素出现率为56.99%(110/193);不良反应率仅10.00%(5/50);治愈的8例患者未见复发,其他患者恢复的色素消退不足20%。以上情况不仅均优于对照组且说明本疗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率较低、耐受性较强、安全度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935-939.
2 朱铁君.色素性皮肤病.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14-123.
3 赵成林.中药引赤发泡药初探.当代中药外治临床精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334-335.
作者单位: 525000 广东茂名,茂名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