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总碱治疗银屑病前后的组织学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19 浏览次数:728次
作者:任万明
【关键词】 苦豆子总碱
苦豆子总碱多年来在临床用于治疗银屑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客观地证实苦豆子总碱的效果,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笔者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6~62岁,平均35岁;病程10天~20年,平均1.4年。30例患者中,进行期22例,静止期8例;其中点滴状16例,斑块状8例,混合型6例。以上30例经苦豆子总碱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 1.2 观察方法 30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在背部及下肢皮损处手术切取标本,共计60份。其中40份组织标本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进行光镜观察组织学的变化。另外20份组织标本置于4%戊二醛固定液中,固定24h(4℃),经0.1M磷酸缓冲液冲洗后,按常规以1%锇酸固定2h,再用丙酮逐级脱水与环氧树脂包埋,制成半薄切片,厚度为1μm,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定位,选择改变显著的部位,制备超薄切片,厚度为500.A,以醋酸双氧油和枸酸钠溶液双重染色,在JEM100X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2 结果 2.1 在光镜下观察所见 (1)治疗前,20例标本中均可见有明显的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其中8例见有Munro小脓肿,颗粒层消失,棘细胞层明显增厚达15~25层,基底细胞排列均整齐,核多为杵状,表皮突向下延伸呈棒状,并互相融合,真皮乳头层上伸呈杵状顶端,其上棘细胞层仅为2~3层,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迂曲,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见多数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2)治疗后,20例标本中均可见角质层变薄,未见有角化不全改变和Munro小脓肿,颗粒层形成,为1~2层内有清楚的颗粒细胞,棘细胞层明显减少,多为4~8层,无明显的表皮突下伸,细胞核较大,周围有空泡样改变,基底细胞排列不整齐,核为杆状,乳头基本正常,真皮浅层血管周围仍有淋巴细胞浸润现象。 2.2 在电镜下观察所见 (1)治疗前,10例标本中表皮层普遍增厚,角质细胞排列紊乱,间隙增大,细胞间连接物质减少,桥粒和色素颗粒减少。棘细胞变大,核明显增大,核仁体积增大,数目多为1~3个,细胞内张力微丝减少,棘细胞胞浆内细胞器和粗面内质网增多,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基底细胞有水肿,基底膜尚清楚,表皮内可见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真皮内炎性细胞较多。(2)治疗后,10例标本中角质层变薄,表皮内炎性细胞消失,棘细胞和基底细胞间隙变小,细胞间连接物质增多,桥粒和色素颗粒增多。棘细胞变小,核仁小,数目少,细胞内张力微丝增多,基底细胞水肿消失,基底膜完整,真皮浅层内炎性细胞减少。 3 讨论 银屑病皮肤损害的组织学变化是以表皮细胞和真皮血管变化为主的一种疾病。根据笔者对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组织学的光镜和电镜观察,证实了苦豆子总碱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从苦豆子总碱治疗银屑病前后组织学的观察结果说明,无论在光镜或电镜下,其形态学变化的规律基本相似。棘细胞的变化尤为明显,细胞核特别是核仁为一种高度的动态结构。细胞核与核仁大小的变化与细胞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密切关系,细胞核与核仁小,则蛋白质的合成少,反之,则蛋白质的合成多。银屑病表皮棘细胞核及核仁的增大,反映了细胞活性及蛋白质合成增多,而治疗后,核及核仁有意义的缩小,可能是抑制了细胞活性,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的增多。通过组织学的观察,可以认为苦豆子总碱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是消除了银屑病的病理特征,使病变皮肤组织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