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997次
作者:翟生才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1993年2月~2005年10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46例。入选标准采用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具有典型皮疹,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治疗前2周内均未接受过任何局部或系统抗银屑病治疗。未入选标准为孕妇及哺乳妇女,肝肾功能不正常者及10岁以下的儿童,严重胃肠病患者。剔除标准为不能坚持服完疗程,治疗期间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其他银屑病治疗药物者。治疗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12~70岁,平均35.5岁;病程1周~29年,平均4.6年;进行期42例,静止期2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12~68岁,平均35.2岁;病程10天~34年,平均4.1年;进行期30例,静止期16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口服中药(黄芩20g,当归12g,黄芪18g,麻黄9g,丹参15g,徐长卿12g,丹皮15g,细辛3g,生地20g,苦参8g,山豆根5g,汉防己15g,红花6g),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加服西药(山莨菪碱片5mg,每日2次;氨茶碱片0.1g,每日2次;脑益嗪片25mg,每日2次)。
1.2.2 对照组 口服迪银片(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5片,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全国银屑病科研协作组近期疗效试行标准分为4级,痊愈:皮疹完全消退或消退98%以上,遗留色素脱失斑或色素沉着斑;显效:皮疹消退70%~97%;有效:皮疹消退40%~69%;无效:皮疹消退不足40%。
2.2 治疗结果 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期间,治疗组未发现副作用。对照组患者出现口干、唇干17例,皮肤干燥11例,脱屑9例。两组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未发现肝、肾功能的损害及血常规异常。表1 两组治疗结果
3 讨论
银屑病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中医多以血热、血瘀、血燥论治。本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进行调治,从整体上进行全面调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属广谱抗菌中药,可以祛除体内存在的超抗原,抑制抗原与IgE结合,抑制TXA2、12-脂质加氧酶的活性和白三烯的生成,升高体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抗氧化作用。当归能活血补血,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还能直接对抗TXA2的作用和增强PGI2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黄芪补气升阳、托疮生肌,增加血浆内cAMP含量,调节免疫功能。麻黄含有麻黄碱具有拟交感活性,与cAMP耦联,使cAMP产生增加。丹参活血化瘀,抑制白细胞趋化,抑制抗体的产生,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现代研究证实,丹参对表皮细胞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徐长卿、牡丹皮清热凉血解毒,均含丹皮酚,具有抑制Ⅰ、Ⅱ、Ⅲ型变态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细胞浸润,细胞膜稳定作用。细辛内含有去甲基乌药碱,具有兴奋β-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和较强的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生地清热凉血,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抗感染,抗过敏,抗表皮细胞增殖。苦参清热燥湿,抗菌消炎,能明显对抗组胺释放。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具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抑制组胺释放。汉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具有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作用,防己甲素是一种作用广泛的钙离子拮抗剂。红花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抑制抗体生成。氨茶碱可使cAMP破坏减少,从而使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抑制角元细胞过度增生。山莨菪碱能使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降低,同时也降低了cGMP的表皮增生作用。脑益嗪为哌嗪类钙拮抗剂,通过影响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调节体内cAMP/cGMP比值和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生成,另外还具有抗组胺作用。迪银片含活性多肽、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进入人体后,直接参与人体的多种代谢及生化过程,维持微血管形态,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作用,临床发现服后出现脱屑、瘙痒、干燥、口渴等不良反应。从临床疗效观察看,中西医结合疗法注重整体治疗,治愈率高(P<0.01),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作者单位: 054000 河北邢台,河北省邢台监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