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72例观察
发表时间:2010-01-04 浏览次数:584次
作者:金磊 梁皓 作者单位: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关键词】 慢性湿疹;中西医结合疗法;复发率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本病缺乏特效性药物,治疗极为棘手。2006年1月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中有关慢性湿疹的临床表现制定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⑴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1]。⑵无其他脏器疾病,无明显继发感染。⑶治疗前30d内未全身应用过中效或短效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及其他外用药物。⑷自愿接受该治疗并能遵医嘱按时服药者纳入本观察。剔除标准:⑴急性、亚急性湿疹有明显渗出和糜烂者。⑵治疗前30d内接受过长效糖皮质激素治疗;15d内外用或内服过中效、短效的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者;⑶有其他脏器疾病或合并继发感染者;⑷不按时服药或自动放弃治疗者。
1.2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皮肤科的门诊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69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6月~25年不等,平均13年;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1~72岁,平均41岁,病程2年~24年,平均12年,两组年龄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mg,每晚1次。治疗组西药同对照组,同时给予自拟中药清热祛湿汤内服。处方:薏苡仁 15g、白茅根15g、白术10g、茯苓10g、生地10g、丹皮10g、夜交藤15g、苦参10g、白鲜皮10g、防风10g、刺蒺藜15g、甘草10g等,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加减:风盛者加僵蚕、桑叶;热重者加黄芩;湿重者加茵陈蒿;血燥者加熟地黄、黄精;阴虚者加地骨皮、银柴胡;瘙痒重者加远志、地肤子;睡眠不佳者加酸枣仁、合欢皮。两组局部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2次。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1.4 疗效观察标准
治愈:全身皮损消失,无自觉瘙痒感,皮肤检查正常;有效:全身大部分皮损消退,皮肤瘙痒减轻;无效:为全身大部分皮损稍好转,自觉瘙痒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结果:治疗组38例,治愈2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就绪92.1%;对照组34例,治愈18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束后观察随访1年,痊愈病例中治疗组复发率为30.8%(8/26),对照组为77.8%(14/18)。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有意义的变化。
3 讨论
慢性湿疹目前认为属于Ⅳ型变态反应。具有急性、亚急性湿疹病史、反复发作的瘙痒、皮损呈浸润、增厚、干燥及色素沉着等特征。由于其病因复杂、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的病因,可能与机体的过敏性体质有关,外界因素如饮食、气候、生活用品等可成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地氯雷他定片一个新的抗组胺剂,具有抗组胺作用、抗过敏作用及抗炎作用,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对心脏无毒性作用[2];配合外用属于中效糖皮质激素的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对湿疹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停药后又容易复发。 中医古籍虽没有“湿疹”之名,但有“奶癣”、“旋耳疮”“四弯风”、“绣球风”、“涡疮”、“浸淫疮”等病名,其描写与现代医学之湿疹相符,并认为其病本源于内,发于外,多因饮食伤脾,脾为湿困,加之外受湿邪,玻勖而化热,湿热互结,外犯肌肤而致[3]。湿热互结是其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在此病理基础上,又兼有血热、湿盛以及日久病邪入络,损伤血脉,血瘀血燥之证,治疗拟清热解毒、祛湿止痒、凉血祛风为法。方中薏苡仁、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白鲜皮、苦参祛风除湿止痒;白茅根、丹皮、生地清热凉血,防风、蝉蜕疏风止痒。诸药合用健脾祛湿、清热凉血为治本,祛风止痒为治标,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既可快速缓解症状、消除皮损;又能有效防止病情的复发,而且无论近、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赵辩.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
[2]徐文严.地氯雷他定:一种新的抗组胺药[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11)∶668
[3]张志礼.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