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衡阳地区953例常见慢性湿疹、荨麻疹过敏原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572次

作者:刘志军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摘要】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常见慢性湿疹、荨麻疹与过敏原的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953例进行20种过敏原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过敏原阳性838例(阳性率879%),其中慢性湿疹过敏原阳性313例,慢性荨麻疹525例。单个吸入性过敏原检测中两者均以屋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食物性过敏原以小虾、红辣椒阳性率最高。本组对一种过敏原过敏的有74例,2种以上764例。结论:过敏原检测可提示比较确切的过敏原,对衡阳地区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慢性湿疹 慢性荨麻疹 皮肤点刺

    过敏性疾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迁延反复,在治疗中往往难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为探寻过敏性疾病的病因,2005_01~2006_07我科采用皮肤点刺方法对衡阳地区953例常见的慢性湿疹、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本组(慢性湿疹378例,慢性荨麻疹575例。男性445例,女性508例。年龄5~74岁,平均30岁)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1]。本组在检测前已停用抗组胺类药物15d,皮质类固醇激素及伴有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如速效感冒胶囊)停用1周;未接受β_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索他洛尔等)或ACE抑制剂(卡托普利等)的治疗。

    12方法过敏原用阿罗格点刺液(默克Allergopharma公司,德国)[2]。点刺部位首选双上肢前臂曲侧,如局部有瘢痕、感染、风团、炎症等可选双上臂曲侧。用体积分数75%的酒精消毒皮肤,待其干燥后,滴上比针头大的过敏原1滴,然后用右手食指与拇指持针,将针尖垂直点在液滴中,接触皮肤1s后将针提起,按顺序依次点刺各种抗原及组胺阳性对照液和NS阴性对照液,20~30min后观察结果。

    13  判定标准(_):风团大小与阴性对照相同;(+):风团大小是阳性对照的1/4;(++):风团大小是阳性对照的1/2;(+++):风团大小与阳性对照相同;(++++):风团大小是阳性对照的2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本组过敏原阳性838例(阳性率879%),其中慢性湿疹过敏原阳性313例(表1),慢性荨麻疹过敏原阳性525例(表2)。2种疾病之间阳性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P<001)。表1慢性湿疹(378例)过敏原阳性率分布

    22本组对一种过敏原过敏的有74例(78%),2种以上764例(802%。对2种过敏原过敏的有94表2慢性荨麻疹(575例)过敏原阳性率分布

   3 讨论

   慢性湿疹、荨麻疹症状反复,病程长,大多数病因不清[3]。过敏原检测可帮助找到病因,不同地区过敏原的分布具有差异性[4],本文结果提示湖南衡阳地区慢性湿疹、荨麻疹的发病与过敏原有着密切地联系。但两病之间的过敏原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荨麻疹过敏原阳性率高于慢性湿疹,这可能与相应的发病机制有关:慢性荨麻疹主要由Ⅰ型变态反应引起,而湿疹主要由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起。在单个过敏原方面,两病均对接触性过敏原即气传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过敏性最强[4],这与国内有关报道相近[5,6],究其原因可能是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口密度增大,室内、外空气不清洁,家庭装饰、装修中广泛使用地毯、壁纸和各种软垫,特别是空调的普遍使用,致使屋尘螨、粉尘螨成为主要的过敏原。其次为杂草、大豚草,其发病高峰为7~9月份,季节性加重增多,可能与大豚草的开花、果熟期为7月下旬~10月初,而其花粉和种子是常见的过敏原有关,这也与亚洲国家过敏性疾患发病增加的原因很可能是环境因素而非遗传因素相符合[8]。食物类均以小虾和红辣椒阳性率最高,这不仅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也越来越五花八门有关,也与南方人长期喜食辣有关;但尽管形成了长期的饮食习惯,其食物过敏原中辣椒的阳性检出率依然很高,人们对辣椒似乎并没有产生耐受性,这一点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结果看,大部分患者对2种以上的多种过敏原过敏,原因可能与生活条件改善后,感染性疾病的减少使得Th1和Th2细胞失衡,环境改善使致敏原增多,人群接触抗原机率增加等多种因素有关[9],这同时也给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过敏性疾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迁延反复,在治疗中往往难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为探寻过敏性疾病的病因,2005_01~2006_07我科采用皮肤点刺方法对衡阳地区953例常见的慢性湿疹、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本组(慢性湿疹378例,慢性荨麻疹575例。男性445例,女性508例。年龄5~74岁,平均30岁)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1]。本组在检测前已停用抗组胺类药物15d,皮质类固醇激素及伴有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如速效感冒胶囊)停用1周;未接受β_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索他洛尔等)或ACE抑制剂(卡托普利等)的治疗。

12方法过敏原用阿罗格点刺液(默克Allergopharma公司,德国)[2]。点刺部位首选双上肢前臂曲侧,如局部有瘢痕、感染、风团、炎症等可选双上臂曲侧。用体积分数75%的酒精消毒皮肤,待其干燥后,滴上比针头大的过敏原1滴,然后用右手食指与拇指持针,将针尖垂直点在液滴中,接触皮肤1s后将针提起,按顺序依次点刺各种抗原及组胺阳性对照液和NS阴性对照液,20~30min后观察结果。

13 判定标准(_):风团大小与阴性对照相同;(+):风团大小是阳性对照的1/4;(++):风团大小是阳性对照的1/2;(+++):风团大小与阳性对照相同;(++++):风团大小是阳性对照的2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本组过敏原阳性838例(阳性率879%),其中慢性湿疹过敏原阳性313例(表1),慢性荨麻疹过敏原阳性525例(表2)。2种疾病之间阳性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P<001)。表1慢性湿疹(378例)过敏原阳性率分布

22本组对一种过敏原过敏的有74例(78%),2种以上764例(802%。对2种过敏原过敏的有94表2慢性荨麻疹(575例)过敏原阳性率分布

3 讨论

慢性湿疹、荨麻疹症状反复,病程长,大多数病因不清[3]。过敏原检测可帮助找到病因,不同地区过敏原的分布具有差异性[4],本文结果提示湖南衡阳地区慢性湿疹、荨麻疹的发病与过敏原有着密切地联系。但两病之间的过敏原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荨麻疹过敏原阳性率高于慢性湿疹,这可能与相应的发病机制有关:慢性荨麻疹主要由Ⅰ型变态反应引起,而湿疹主要由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起。在单个过敏原方面,两病均对接触性过敏原即气传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过敏性最强[4],这与国内有关报道相近[5,6],究其原因可能是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口密度增大,室内、外空气不清洁,家庭装饰、装修中广泛使用地毯、壁纸和各种软垫,特别是空调的普遍使用,致使屋尘螨、粉尘螨成为主要的过敏原。其次为杂草、大豚草,其发病高峰为7~9月份,季节性加重增多,可能与大豚草的开花、果熟期为7月下旬~10月初,而其花粉和种子是常见的过敏原有关,这也与亚洲国家过敏性疾患发病增加的原因很可能是环境因素而非遗传因素相符合[8]。食物类均以小虾和红辣椒阳性率最高,这不仅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也越来越五花八门有关,也与南方人长期喜食辣有关;但尽管形成了长期的饮食习惯,其食物过敏原中辣椒的阳性检出率依然很高,人们对辣椒似乎并没有产生耐受性,这一点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结果看,大部分患者对2种以上的多种过敏原过敏,原因可能与生活条件改善后,感染性疾病的减少使得Th1和Th2细胞失衡,环境改善使致敏原增多,人群接触抗原机率增加等多种因素有关[9],这同时也给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