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消2号口服液治疗寻常痤疮91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708次
作者:王永彬,朱孔军
【摘要】 目的 观察粉刺消口服液治疗青少年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182例寻常痤疮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1例服用粉刺消口服液; 对照组91例口服当归苦参丸。疗程均为7周。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75.82%,总有效率为94.51%。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47.25%,总有效率为73.63%。两组比较,治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粉刺消2号口服液治疗青少年寻常痤疮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未见副作用,药源充足,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寻常痤疮;青少年;中医药疗法;粉刺消口服液 寻常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疾患,多发生在青少年面部及胸背部,由于发病率高,并可引起面部等皮肤出现瘢痕及色素沉着,有损美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患者要求治疗迫切。近年来治疗痤疮的方药较多,服用煎药繁琐,多数报道近期效果较好,但存在远期观察少,说服力不强的情况。自2002年6月以来,笔者用自拟粉刺消2号口服液治疗寻常痤疮,并以当归苦参丸作对照进行治疗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情况归纳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粉刺诊断标准。选择在校学生中自愿接受治疗的15~23岁寻常痤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重度的硬结性、囊肿性痤疮;药物引起的痤疮、脾胃虚寒易腹泻者以及4周内使用过药物治疗的痤疮患者。
1.2 病情分级标准[2] 根据皮疹的种类和数目将其分为四级 。Ⅰ级:以粉刺为主,丘疹脓疱数目<30 个;Ⅱ级:有粉刺、伴中等量丘疹、脓疱,数目为31~50个;Ⅲ级:有大量丘疹、脓疱,数目为51~100个,结节<3个;Ⅳ级:丘疹、脓疱数目100个以上,结节、囊肿>3个。2组患者治疗前痤疮分组情况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病情分级情况 (略)
1.3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主要为在校学生,共18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1例,男42例,女49例,年龄15~23岁,病程2个月~2年;对照组91例,男44例,女47例,年龄15~22岁,病程2个月~2年。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级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679),具有可比性。
2 治疗观察方法
2.1 治疗组 服用粉刺消2号口服液(处方:桑叶、黄芩、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鬼针草、金荞麦、菟丝子、双花、连翘、赤芍、丹参)。制备方法:按口服液制备工艺将药物煎煮提取、过滤、浓缩,用中药煎药自动包装机分装,每袋60ml。每日早晚饭后服用,每次30ml,疗程为7周。
2.2 对照组 口服当归苦参丸。处方:当归、苦参(北京中药五厂生产,批号:1030043),每次6g,每日早晚饭后服,疗程为7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后第1、3、5、7周进行复诊,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皮脂分泌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并对两组治愈者进行半年随访。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1)痊愈:皮损全部消失,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疹出现。(2)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偶有新疹出现。(3)有效:皮损消退30%以上,仍有新疹出现。(4)无效:经过一疗程(7周)治疗后,皮损消退<30%或加重。治愈显效率为痊愈率加显效率。
3.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略)
3.3 不良反应 治疗组91例患者中,有3例服药初期大便次数有所增加,后逐渐正常,未影响治疗,其余患者均未发现异常。对照组91例服药过程中有5例出现食欲不振、纳呆,继续服药症状消失。治疗前后两组随机各抽查12例患者查肝功能(ALT)、肾功能(BUN)均在正常范围。
3.4 随访 两组治愈病例经半年随访,证实对照组治愈的21例有5例(23.8%)轻度复发,治疗组治愈的45例有3例(6.7%)复发,复发者重复用药后皮损消失。
4 讨论
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患,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男女面部及胸背部,形成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损害。其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认为,本病多系肺热熏蒸,血热蕴阻肌肤,或肺胃积热,外感毒邪(细菌感染)所致。西医认为,青春发育期,由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脂腺功能亢进,皮脂分泌增多,使毛囊皮脂腺管角化,引起皮脂淤积,形成厌氧环境,为痤疮丙酸杆菌(微需氧厌氧菌)创造了适宜的繁殖条件,该菌产生溶脂酶,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性丘疹和脓疱进而发展为结节和囊肿。由此可见,痤疮的发病既与患者机体方面有关,也与痤疮病原菌感染有关,部分患者还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孔俐君[4]等从寻常痤疮患者脓疱皮损中细菌的分离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分离率极为接近,提示此两种细菌在脓疱皮损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病不仅与雄激素水平升高有关,也与痤疮病原菌密切相关。关于痤疮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血热”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根据为:本病多发于青少年(青春期),清热凉血法治疗有效。“湿热”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其根据是:患者常表现为面部油腻、粘滞不爽和脓疱内容物混浊、黏稠的湿热之象,且多食油腻、辛辣、甜甘等助湿化热之物后,症状随之加重。在血热、湿热基础上外感毒邪(痤疮病原菌),血热久郁不散,湿热积滞不化,最终出现血淤痰结的结局,可形成结节、囊肿和瘢痕,致使病情缠绵不愈。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美容意识亦随之提高。因此,皮肤科领域中对本病的研究形成热点。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抗菌药、抗雄激素疗法 ,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易复发、细菌耐药及药物毒副作用。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优势,笔者经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寻常痤疮虽发病原因复杂,但患者多表现为湿热蕴毒,热久成瘀之证。近年来,治疗痤疮的中药内服方药及制剂颇多,但从疗效上看,对皮脂分泌多的不如皮脂分泌少的、对男性不如女性效果好。笔者认为,无论内服或外用药物使用一方一剂型便能达到调节激素水平、减少皮脂、抗菌消炎之目的,使痤疮在早期就能得到彻底治疗,避免反复发作,是探索的主要内容。遵循这一宗旨,针对痤疮的病因病机,选用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活血的中药组方。粉刺消2号口服液中所用药物:霜桑叶能清肺卫之风热,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笔者发现该药还具有较强的抑制皮脂分泌的作用;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能清肺火,泻肺热,尚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而抑制炎症反应;蒲公英清热利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抗菌作用;鬼针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金荞麦清热解毒、清肺化痰;动物实验证实,菟丝子具有雌激素作用(抗雄激素作用);双花具有清热解毒,抑制炎症渗出作用,连翘清热散结,两药对痤疮丙酸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作用。黄畋[5]等报道,对痤疮丙酸杆菌敏感的中药有丹参、连翘等8种。周华[6]等报道,口服丹参酮治疗痤疮是通过其抗雄激素作用而抑制皮脂腺分泌功能,减少皮脂分泌而产生抗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赤芍清热、凉血、祛瘀。上述药物配伍,不仅有清热、除湿、解毒、抑制痤疮病原菌的作用,而且具有活血散结之功效。
笔者以当归苦参丸作对照,通过对91例青少年学生寻常痤疮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75.82%,总有效率为94.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25%和 73.63%。两组比较,治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者均经半年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复发者重复用药仍然有效。本研究证实,粉刺消2号口服液治疗青少年寻常痤疮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未见不良反应,药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9.
2 许杨,陈德宇,熊霞,等 .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座疮.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5):4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第三辑)1997,89-90.
4 孔俐君,孙令,秦城.寻常性痤疮患者粉刺与脓疱皮损中细菌的分离研究.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24(3):152.
5 黄畋,孔俐君,孙令.48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5(5):307.
6 周华,沈永年,吴绍熙,等.丹参酮治疗痤疮对皮脂和丙酸杆菌数的影响.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5 (1):3.
作者单位:1 276002 山东临沂,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 276002 山东临沂,临沂市兰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