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9-03 浏览次数:916次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冠脉血供减少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病情较急,需要及时有效治疗[1-2]。本文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上述患者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合并有心力衰竭患者、不能语言交流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6~79岁,平均为59.2岁;其中前壁梗死患者27例,下壁梗死患者8例,其他部位梗死患者5例,均为初次发作患者。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5~78岁,平均为58.1岁;其中前壁梗死患者26例,下壁梗死患者9例,其他部位梗死患者5例,均为初次发作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①基础护理干预。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翻身,指导患者饮食等;嘱咐患者使用粗纤维食物;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度和湿度适宜;②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心理情绪改变情况,主动和患者交流,尊重患者,动员患者家属也参与其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③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让患者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知识,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机制等,让患者掌握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诱因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学会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同时要根据医嘱服药,提高治疗依从性[3]。
1.3观察指标: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I-74)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此评定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4个维度,其中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所得评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4个维度分别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4个维度评分分别与本组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4个维度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患者可因为疾病、心理等方面因素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此类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实施注意心理、疾病认知程度等方面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4]。本文观察组实施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患者可因为疾病、心理等方面因素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此类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实施注意心理、疾病认知程度等方面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4]。本文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4个维度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相关评分,所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4参考文献
[1]罗冰.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2,10(4):1469.
[2]姜海侠.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3):101.[3]廖月红,廖全全,邹红梅,等.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23.
[4]邱丽萍.运用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0,32(1):5900.
[收稿日期:2014-01-20编校:陈伟/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