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质量指标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8-27 浏览次数:848次
临床工作中对影响护理质量的高危环节、高危因素进行监控,建立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在质理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及时调查分析,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笔者运用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分析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对护理人员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护理人员上报的70例不良事件。我院为二级甲等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全院共有护理单元10个,包括内一科、内二科、外科、妇产科、康复理疗科、手术室、门急诊、昌岗门诊、光大门诊、西基东门诊。
1.2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院内护理人员主动上报的70例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后果、分类及当事人的一般资料。广东省卫生厅发布的护理质量评价共包括61项,包括14项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和47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专科指标包括NICU、血液净化、糖尿病等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不良事件的分类参照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中的14项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分为跌倒、压疮、药物错误、针刺伤和误吸等。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为4个等级。①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②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③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④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参照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中的14项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分为跌倒、压疮、药物错误、针刺和误吸等。70例不良事件中,用药错误16例,非计划性拔管11例,跌倒10例,抽血错误6例,锐器伤、药物外渗各5例,走失4例,输液反应3例,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误吸各2例,其他包括体外凝血、输液不畅、沟通不畅、血糖监测错误各1例;不良事件的构成比见表1。
2.2护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构成比详见表2。
2.3不良事件与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的关系:不良事件与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的关系详见表3。
3讨论
我院采用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鼓励上报[1]。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第一时间报告所在病区护士长,并填写电子版《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后果等内容。护士长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并进行科室讨论,制订改进措施,然后上报护理部。事件重大、情况紧急者就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上报护理部、医务科、院办公室、院长。针对科室报告的不良事件,科室护士长每季组织所在科内护理人员参加不良事件的分析讨论会,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落实改进措施。
3.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种类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前三位依次为用药错误(22.86%),非计划性拔管(15.71%)和跌倒(14.29%),非计划性拔管包括PICC管、外周静脉留置针7例,胃管4例。用药错误包括静脉输液给药、肌内注射、口服给药,用药错误的主在要原因是:①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②不严格执行医嘱;③药品管理混乱。采取的措施是:加强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和监督,护士长时刻强调三查七对制度和双人核对,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加强药品管理,不同药品分开放置,标识清晰,定期检查,严格交接班制度。非计划性拔管指的是在患者预定的治疗未结束时,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意外过失)导致导管不能再继续使用,必须提前将其拔除。非计划性拔管的不良事件发生11例,分析原因为:①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长期留流感染置导管最常见的非感染性并发症,多见于血凝性导管堵塞;②导管脱出;③导管相关性出血;④导管性静脉炎;⑤导管异位等。针对以上原因可采取的措施:加强对穿刺者的培训,穿刺前应选择合适的血管和导管,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PICC导管后护理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无菌操作,熟练掌握正确的冲管技术和封管技术。专职护理人员对导管进行维护;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选用有效的约束方式予以固定穿刺肢体。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经常巡视病房,勤观察导管固定情况,必要时采用镇静的方式,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跌倒不良事件发生10例,主要原因为:①科室缺乏预防跌倒的相关指引;②医院有跌倒风险因素的评分标准,但各科不重视评估患者的评分,或者仅仅评估了评分未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护士跌倒的相关知识缺乏;④各科室预防跌倒的相关指示和提醒标识缺乏,预防的工具缺乏;⑤患者和家属跌倒的互动相关知识缺乏,不重视跌倒的危害性。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制订预防跌倒的相关指引,使护士工作中有法可依;②加强对各科室跌倒评分的检查;③对临床护士进行跌倒相关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④完善各科室预防跌倒的相关指示和提醒标识,提供足够的防跌倒用具;⑤在患者入院宣教时进行跌倒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跌倒的危害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3.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70例不良事件中,造成患者永久性功能丧失人的警告事件1例(1.45%),不良事件25例(35.71%),未造成后果事件38例(54.29%),隐患事件6例(8.57%)。发生的警告事件为误吸,造成患者室息,心跳呼吸骤停。虽然警告事件的例数不多,但给患者造成的功能性损害是严重的。因此,护理管理者不但要关注不良事件的数量,更要关注事件的严重程度,关注事件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发生不良事件后,要深入剖析原因,制定严密措施,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3.3护理不良事件的人员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护士职称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为42例(60%),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发生不良事件40例(57.15%),可以发现低年资护士是发生不良事件的高风险人群。护士的工作年限短,临床经验不足,导致临床工作能力、判断力及沟通能力相对较差,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管理者要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注重护士的分层次使用,将低年资护士和高年资护士合理搭配,同时注意排班上各层护士的合理使用,使各个班次都能有高年资护士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减少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2]。
4小结
护理不良事件与护理风险密切相关,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学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3]。护理管理者要运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掌握不良事件的动态情况,分析发生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严格落实核心制度,加强高风险人群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5参考文献
[1]乌转英,王红霞.我院在安全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72.
[2]吴欣娟.护士岗位管理及培训实践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7.
[3]叶丹青,章旋燕.建立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安全的护理管理模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332.[收稿日期:2014-02-17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