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14-07-28  浏览次数:755次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上消化道出血是指由屈氏韧带以上部分的消化道产生病变导致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严重时刻导致失血性休克,如果不及时救治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策略,旨在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32~76岁,平均 52.31岁。导致患者急性消化道出水的原因是消化道溃疡破裂出血 33例,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27例,胃癌引起7例,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5例。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40例。

1.2 方法 1.2.1 预见性护理:①准确估计出血量:根据患者呕血和黑便的多少、颜色、次数,同时结合患者脉搏、血压的变化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出血量为50~80 ml出现黑便,胃内积血量为250~300 ml时患者呕血,6~8 h内出血1 000 ml以上时,患者表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微弱、收缩压在80 mm Hg(1 mm Hg=0.1333 kPa)以下[2]。②生命体征观察:失血的患者体温低于正常,如果体温升高要检查患者是否因出血诱发感染,消化道出血容易造成失血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同时发生休克时早起脉搏加速,晚期脉搏减慢。③做好急救准备: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急救程序,准备好急救中所用到的药品仪器,对出血严重的患者提前检查血型,备好充足的血源,抢救时能及时输血。 1.2.2 针对性的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给患者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对愈后缺乏信心,有消极治疗的情绪,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介绍治疗效果好的病友增强患者信心,及时清除呕血和黑便,避免血液患者造恶性刺激,加重患者的恐惧心理。医护人员要保持良好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出血期护理:患者采用药物方式进行止血,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避免药物外渗引起患者局部疼痛,同时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止血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血压,且止血药不可长期使用避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及时补充血容量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患者输血如患者病情严重时要及时给予血浆,抢救中输血速度要快,当患者病情好转可降低输血速度,避免患者再次出血[3]。③休克的护理:要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抢救时滴速要快,还应动态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尿量随时调整滴速,防止速度过快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血压升高使出血反复等不良反应。④饮食护理:出血期间患者要禁食,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减慢胃蠕动,避免因食物刺激而加重出血,出血停止24 h后可食少量流食如牛奶、米汤等碱性食物,病情稳定后可食软食。患者要多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禁忌辛辣、烟酒、粗糙、浓茶等食物。⑤恢复期护理:恢复期时患者应该合理控制饮食,不可食用粗糙坚硬有刺激性的食物,患者要少食多餐,多饮水也可做适当的运动,同时要嘱咐家属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方式,护理组患者治疗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护理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3 小结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当患者出血量大时病情可快速恶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本研究通过应用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常规护理,取得了较高的临床治愈率,临床护理中可以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抢救、细心的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张爱荣,别会鑫,王 荣,等.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1,9(32):5514.

[2] 彭丽娥.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0, 31(1):243.

[3] 诚爱亮,陈玉玲.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体温变化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6):578.

[收稿日期:2014-04-15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