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护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4-06-19  浏览次数:836次

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医疗体系的良性发展,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医疗体系服务质量的基础,也是实现护理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1]。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显示出极大的滞后性,为此必须找出一条能够适应医疗体系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提升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案例法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64例2012级护理专业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学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 2 例。观察组男2 例, 女3 0 例, 年龄1 8 ~ 2 2 岁, 平均(20.04±1.28)岁。对照组男1例,女31例,年龄18~22岁,平均(20.35±1.51)岁。实习前进行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实习期间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人员带教。两组性别、年龄、实习前专业能力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在平时实习期间参加治疗工作,每周进行集中授课和护理查房。观察组根据案例教学法教学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过程的理解为主导,驱动学生自觉地探索学习内容,根据形成问题—方法—观察—模拟—操作—解决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使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都具有完成的体系,同时加强各个体系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如幻灯片、视频、患者床边教学等。组织学生深入到临床护理过程,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亲自进行护理操作,使其能够在一定的规范指导下完成基本的护理流程。组织学生进行集中案例分析,对于学生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病例以及实习期间遇到的特殊病例进行分析,增强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应急能力。

1.3 评价方法:阶段性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集中考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考核,考试内容由学校教师和带教护士共同制定,经专科组成员鉴定通过,采用纸质试卷和临床实践操作结合方式进行考核,三个考核范围均为百分制计分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学生实习满意率为100%(32/32),对照组为46.88%(15/32),两组学生满意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当代医学技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被快速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服务,临床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还要具有创新精神,为护理质量的提升做出卓越的贡献。基于此,要特别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工作[2-3]。护理教学是医学院校教育的重点内容,涉及知识面广,系统性强,对于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要充分调动资源,发挥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建立在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上,协调好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争取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4]。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护生要真正起到指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对护理操作案例形成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认知效果,增强相关知识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实现护理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教学实践中反馈的信息可以发现,当前大多数护理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以及实习都存取诸多方面的缺陷。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对知识的理解局限于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层次的理解,这种状况导致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虽然能够完成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但是不具有研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这在知识经济时代是相当的危险的一种状况[5]。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操作技能不熟练的主要原因:①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成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学,医学专业教师通常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素养,这一点固然有利于开展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但是与之不协调的是,教师往往将课堂变为展示自身学识的舞台,没有注意到学生对于知识是否具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出现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这种教学现象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程时,教师的经验和学生的经验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理解甚至完全不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6]。 ②理论与实际协调性不强。护理教学非常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也要注意理论学习对于学生以后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前教学实践中要么是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还要从头学起,要么是过分强调实践操作,造成学生以后的工作缺乏完善的理论支撑。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切实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开展护理案例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要重视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抓好“三基”培训。临床中遇到的情况远比教学内容要复杂,但是某些典型的病例以及护理方案能够取得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这些典型的案例,并以此为突破口,集中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判断能力。尤其是要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如评估患者、应急能力、病情观察压疮护理、留置导管护理、临床监护等操作,避免学生出现失误。在做好“三基”的前提下要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到临床工作中,鼓励学生与患者沟通,使学生切实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为以后进入护理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在带教护士的指导下,让学生完成简单的操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通常对动手操作具有较强的兴趣,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实践条件,并敦促学生在操作前尽量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实际操作的质量和效率,还要重视对学生护理文书书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护理文书不仅是护理行为的凭证,同时也是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和开展医护理研究的一手资料。开展护理案例教学能够切实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对于促进护理技术发展,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1] 汪 斌,陈晰辉,赵志青,等.案例教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9(5):592.

[2] 李 强,赵美玉.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初步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1,32(5):792.

[3] 周汉建,田 虹,温景芸,等.诊断学教学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1(4):600. [4] 唐 霖,王红霞.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骨科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 [J].长江大学学报,2013,34(1):71.

[5] 王 哲,胡慧敏.案例教学法结合模拟诊疗在八年制骨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34(2):387.

[6] 黄 彦.“项目驱动+情景模式+真实案例”整合模式在本科生骨科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1,32(1):124.

[收稿日期:2014-03-13 编校:潘宏竹]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