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溶栓前后的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4-06-03 浏览次数:622次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当今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在该病起病3~6 h内,静脉溶栓治疗是大多数医院采用的主要干预手段,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预后。而急性心肌梗 死溶栓的护理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 2011年 对69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取得很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9例均为我院2005年5月~2008年3月住院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男40例,女29例,年龄32~76岁,平均 61.3岁,发于前壁者28例,下壁者18例,广泛前壁者15例,高侧壁者8例。在心电监护下,行溶栓治疗,再通58例,失败11例,再通率为87%。2 溶栓前的治疗及护理2.1 护士应履行各种告知义务,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及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协助医生了解有无溶栓禁忌症。2.2 护士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以保证用药另一条为采血专用,正确采集血标本,做好血常规、血小板计数、血凝及心肌酶学的检测。2.3 由于溶栓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大量血小板活化,容易导致血栓再形成,堵塞血管,因此溶栓前给予病人阿司匹林300mg嚼服。2.4 吸氧:氧疗是ami治疗中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率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等重要器官的氧需求,控制心肌梗塞范围的扩大。2.5 床旁心电监护,严密监护病人的心率、心律、血压、脉搏。溶栓前要配置好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等同时备好止血药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气管切开包等急救药品及器械。3 溶栓过程的观察和护理3.1 溶栓方法:尿激酶70万u溶于注射用水20mL缓慢静注,同时将80万u的尿激酶溶于5%葡萄糖100mL,30min内输入静脉,溶 栓时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泵入速度,并准确记录溶栓时间,溶栓治疗12小时后首次给予抗凝治疗,以防冠状动脉再梗塞,我院使用的抗凝药物为低分子肝素钙,用法 为4000单位腹壁皮下注射每日2次,使用7-10天。3.2 掌握冠状动脉再通判断指征:①胸痛在溶栓后2h内基本消失;②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用药后2h内回降大于50%;③用药后2h内出现再 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心肌酶(CR-MB)酶峰前移在发病后14h以内,只具备其中2个即可判断再通。但①、③两个组合除外,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在心电监 测下,严密观察HR R P及心律变化,连续监测心电图,每15-30分钟描记心电图一次,溶栓后30min打印全导联心电图,动态追踪心肌酶,每2h监测CR-MB1次,共10 次,随时观察胸痛改善情况,以判断溶栓效果。4 溶栓后的观察及护理4.1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4.1.1 溶栓过程中,由于尿激酶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化为纤维蛋白溶解酶而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使全身处于高度纤溶状态,各器 官系统均有出血倾向甚至危及生命,一般发生在用药后36-60h内。 据资料统计:约20%溶栓患者有出血现象;70%的出血事件发生在血管穿刺部位,应用尿激酶时出血概率为11%,颅内出血最为严重,发生率为1-2% [2]。在护理中责任护士加强病情观察,通过与患者的密切接触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注意观察全身有无出血现象,观察 皮肤口腔黏膜有无出血,有无腹痛、大便发黑、小便发红、痰中带血等,并及时化验二便潜血,观察在静脉穿刺或其他穿刺点,有无渗血或出血,尤其注意观察颅内 出血象征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情况,并按医嘱定时抽查凝血酶原时间,做好护理记录及特护记录。在静脉穿刺时要严格消毒,止血带捆扎不超过3 min,选择较好静脉,用留置针穿刺、避免反复穿刺,如有出血,做好加压包扎。4.1.2 再灌注心律失常(ra)是溶栓再通评价指标之一,其发生与心肌缺血时间、范围及血管再通有关,一般出现在溶栓开始后30~60 min。心律失常的类型多为单纯室早,少数为短阵室速、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因此,对心律失常应有充分的认识,密切观察心电示波变化,有无室性期前收缩, 室速roni等表现,并及时将变化心电图记录下来,注明日期和时间,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加强夜间巡视工作,应注意观察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防止患者 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心率减慢,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4.2 一般护理4.2.1 患者体验到强烈的濒死感,表现为极度恐惧,加之疾病发作时需要在短期内采取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措施,患者恐惧情绪明显[3]。因此护士应给予安慰,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其保持情绪稳定。4.2.2 加强生活护理,AMI病人因心肌缺氧,以避免患者增加机体活动量,患者发病第1周应绝对卧床休息,责任护士应协助患者取头高脚低 位,减少回心血流量,减轻心脏负担不可突然用力翻身、坐起等大幅度活动,以防止脱落的栓子逆流栓塞心、肺等部位。 以后根据病情和耐力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参照心脏康复程序进行康复训练。4.2.3 饮食 在最初2-3天以流质为主,以后随着症状的减轻而逐渐增加其他 给易消化、低钠、低脂适量维生素的食物和水果宜少量多餐。忌食瓜子、核桃、排骨、多刺鱼等,以免损伤口腔,食道粘膜而引起出血。4.2.4 排便 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避免用力,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治疗便秘或者外用开塞露。5 体会综上所述,溶栓前后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临床康复至关重要。本研究中,69例AMI溶栓治疗患者,61例持续性胸痛于30min内迅速缓解,其 中15例肌酸磷酸酶前移,31例持续上抬的S-T段迅速下降接近基线,有6例灌注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经临床处理后好转。通过这69例溶栓患者的护理 观察,溶栓越早,效果越好,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操作本领外,还要有强烈时间观念,把握溶栓“黄金时机”,争分夺秒挽救更多生命。溶栓过程中并发症的观 察和护理是患者生命安全的根本保证。我们护理人员对病情观察及时,护理措施到位,护理操作准确,患者配合良好,从而使病情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 率至关重要。【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8):710-725.[2] 俞申妹.急性心肌梗塞静脉内溶栓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39-40.[3] 李宜,张国娟.急性PCI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81-82.